七年级后半期期末历史专题训练(2019-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有利于巩固统一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
A. 轻徭薄赋 B. 简法轻刑 C. 选贤任能 D. 恩威并施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B.唐都长安的城市建筑
C.唐三彩制作工艺的成熟 D.唐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开元初,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
A.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B.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C.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
D. 宋朝时重文轻武,文教昌盛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 匈奴、契丹
B. 匈奴、女真
C. 吐蕃、女真
D. 吐蕃、契丹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964年,赵匡胤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A. 禁军
B. 节度使
C. 通判
D. 转运使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伶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反映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雨花区某同学想要研究北宋历史,下列最具可信度的资料是
A.《资治通鉴》 B.《水浒传》 C.《清明上河图》 D.《红楼梦》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央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全国人民的追捧和喜爱,体现了唐诗、宋词、元曲浓厚的文化底蕴。宋元时期,词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 文明的对外交往 B. 丰富的都市生活
C. 宽松的文化氛围 D. 繁荣的商品经济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A.人类文化的传播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作战方式的变化 D.海陆交通的畅通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废丞相,权分六部

2

设内阁大学士

3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建立行省制度
C. 设立军机处 D. 设厂卫特务机构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两幅画像,教育部新编初一历史教材一改传统教材中的朱元璋像(左图)而选择了右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左图中的朱元璋太丑陋 B.右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C.喜欢右图的历史学家占多数 D.经考证,右图更可能接近真实的朱元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_____①_____

A.《农政全书》 B.《大唐西域记》 C.《窦娥冤》 D.《全唐诗》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有
A. 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 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
C. 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
D. 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 )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A. 秦汉 B. 魏晋 C. 宋元 D. 明清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木》由朝廷颁行,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万园之园”。据此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利益于
A. 民族关系的和谐
B. 社会的急剧转型
C. 西方科技的传入
D. 国家力量的支持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 。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落后 B.八股取士的影响
C.明朝国力的衰退 D.西方列强的侵略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B.清廷致力于对西藏的管辖
C.清初推崇儒家学说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材料三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的制度是什么?其确立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力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请再列举一例该国策的具体表现。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