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高一语文月考测验(2019年后半期)无纸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嵬(wéi) 宵柝(tuò) 饿莩(piáo) 弃甲曳兵(yè)
B. 中绳(zhòng) 惘然(máng) 咨嗟(jiē) 瓮牖绳枢(yǒu)
C. 庠序(xiáng) 数罟(gǔ) 氓隶(méng) 度长絜大(duó)
D. 供养(gōng) 跬步(guǐ) 经传(zhuàn) 天梯石栈(zhàn)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姝俗 孝悌 不测之渊 扪参历井
B. 迁徙 须臾 合纵连横 苍海桑田
C. 膏腴 逡巡 抚膺长叹 前后钩连
D. 鞭苔 谪戍 横绝峨眉 锲而不舍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戊戌年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再度风靡全国,“圈粉”无数。该节目通过选手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用 、打动人心的诗词唤起深埋在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带领观众畅享中国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古典之美。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 )。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 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耳濡目染 脍炙人口 引人人胜 自然而然
B. 耳濡目染 朗朗上口 身临其境 顺其自然
C. 耳熟能详 脍炙人口 身临其境 顺其自然
D. 耳熟能详 朗朗上口 引人人胜 自然而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B. 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C.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D. 人们能感知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助于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
B. 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
C. 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D. 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使动用法。)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用作动词,游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肯定。)
C.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名词作动词。)
D. 吾师道也(“师”,用作动词,学习)
位卑者则足羞,官盛者则近谀(“羞”以......为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教材古诗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参和井都是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属参宿的分野,蜀属井宿的分野。)
B.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指地域也不相同。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D.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指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在大众层面上科学被迷信击败。。
这样一部令人有点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途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在居住区外面的马路上,还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等等。这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背道而驰。
在中国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最为典型的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新闻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倾心于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科学的余味——其实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毫无科学理性可言。
美国科普史上曾出现过一批既从事科研又热心科普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撰写科普文章,把科学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过二十世纪后这批科学家撒退了。反观中国当今的情形,似乎从来没出现过这样一大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廖,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现。“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
节选自钮卫星《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文汇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历史学教授伯纳姆认为科学最终将为迷信所击败,原因在于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使在科学压制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以新伪装的方式复活。
B. 人们泼洒药渣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等,这些改头换面的老式迷信现象助长了迷信思想在当今的流行。
C. 作者认为新闻媒体在宣传上应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比如中国的航天活动更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活动。
D. 作者以美国科普现状作为参照对象,从前沿科学工作者、公众、政府等几个方面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不足,并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设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主要通过列举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迷信行为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现阶段科学普及工作的迫切性。
B. 文章就当今媒体报道航天技术新闻的角度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今媒体有步入新伪装下的迷信与神秘主义道路的趋势。
C. 文章提出问题后,从不同角度分层次分析了中国科学普及艰难的原因,并指出改变中国的科普现状的基本途径。
D. 整篇文章旨在呼吁公众更多更深入地参与科学,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去理解科学,来提高科学素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科学没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就可能与一批能把理性带入生活各个方面的科学家的参与有关。
B. 如果迷信不能被破除干净,必然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不药、科学生长环境不好有关。
C. 新闻媒体宣传航天技术过于渲染神秘性和尊贵性,由此可见中国的新闻媒体也需要重视自我的科学普及。
D. 要实现科教兴国的国策,培育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就需要政府和科研机构职极向民众普及科学。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 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B.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C.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D.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8.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贾谊《过秦论》)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9.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①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①解道:吟出。②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人。“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相互接触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 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 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 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 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 尾联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 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2】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
12.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员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就具备工匠精神。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新春开学,一位中学校长的演讲《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在朋友圈转发极为火爆。他引用外国脑神经学家的研究成果说,“对智力建设没有帮助的行为包括:电视、电玩、网游、网络依赖”,“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也拿不到诺贝尔奖”,并且表达“我更希望,你的梦想不因挫折而停止,不因时间而秘色,不因手机而破碎”。对此,有人说,手机让人沉迷,最终可以让人沦为“手机控”;有人说,手机只是工具,不可能偷走人的梦想;也有人说,在信息时代,不可能每个人都不需要手机;还有人说,手机不只是游戏机,技术研制人员完全可以将它变成学习机……手机能否偷走学生的梦想,关于其功过是非,还在争论。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出发,思考上述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