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9月月考语文考题同步训练(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自然门学校)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____________________;叶,____________________。
(5) 《泊秦淮》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至塞上》中描写优美塞外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浣溪沙》千古奇偶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调歌头》揭示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
B.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
C. 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D. 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3.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了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墙外是杨、柳、榆、槐、桑、枣、杜梨树,就像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奶奶连巴掌大的地块也不让空着,院子里还搭着几铺黄瓜架。
【1】在文中方框一填入喻体,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五彩梦 B. 密封的四堵墙
C. 二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 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2】(小题2)在文中方框二依次填入词语,语意连贯、语气流畅、朗读上口的一组是( )
A. 山楂树、杏树、桃树和花红果子树 B. 山楂树、花红果子树、桃树和杏树
C. 桃树、杏树、山楂树和花红果子树 D. 桃树、山楂树、杏树和花红果子树
4.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_________)
(2)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________)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_________)
(4)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乎。(__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沁园春》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陕北时写的一首诗(_________)
(2)《致橡树》是福建泉州人舒婷所写的一首有名的爱情诗。(_________)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当代诗人食指在文化大革.命时反映无数知青“上山下乡”命运大改变的抒情诗(_________)
(4)《扁鹊见蔡桓公》是选自《韩非子集解》,韩非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
6.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题目。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旧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两对反义词分别是什么?词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阙感叹光阴易逝,既写现在,也写过去。
B. 下阙借景抒情,重在写今。
C. 后三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D. 晏殊,南宋著名词人,江西抚州临川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彻(_______) 齿(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之不能尽其材
C. 若毒之乎/皆若空游无所依
D. 殚其地之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俶尔远逝
(2)斗折蛇行
(3)犯寒暑
【4】填空、简答。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_______ (人名)。
(2)甲文段运用_______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____ 和____形成强烈反差。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汪金友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苏格拉底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实践着。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
④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你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进去,还是昂起头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低,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
⑦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到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两段为什么要从苏格拉底的故事写起?
【3】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④段与第⑤~⑦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面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看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合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谢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蓝磁牌的制帽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的,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哧啦哧啦地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 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 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 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句子理解:
(1)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10.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下列对图表数据及相关文字的分析与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微信有声推送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听书方式。
B. 超四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不够多。
C. 0-8周岁儿童家长,大部分有陪读行为。
D.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2016年多于2015年。
【2】分析《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及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3】《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从图表信息看“阅读”的词义可以有什么变化?
11.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母爱。 (______) (《繁星·春水》)
(2)鲁滨孙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炖羊肉、烤羊肉给他吃;“星期五”觉得好吃,表示再也不吃人肉。 (______)(《鲁滨孙漂流记》)
(3)《西游记》总共100回,作者是明朝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 (______)(《西游记》)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
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12. 作文 详细信息
鲁迅在《社戏》中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人生无常,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