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八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僻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 (湿润 温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昆明的雨季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锦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选自汪曾祺《昆明的雨》,有删改)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鲜腴
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
③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湿润 温润)
2.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名著《昆虫记》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椎头螳螂的肚子总是往上翘,都快翘到背上了;展开时像抹刀,卷起来像根曲棍。肚皮下方有尖尖的小薄片,像叶片一样绽放开来,排成三行,当肚皮向上卷起时,叶片也就翻到背上了。这个鳞片状的曲棍竖立在四根又长又细的高跷腿上;这四条腿武装得像青蛙腿一样,也就是在大腿根和小腿相连的关节上, 长着一块弯变的镰刀似的突出薄片。
②这个四脚板凳似的底座往上突然拐个弯,就是坚硬的前胸,前胸长得出奇,几乎垂直竖立在底座上,在这个像稻草秸一样又圆又细的前胸顶端,长着幼虫的捕捉器,即像螳螂一样在劫掠时用的前足。那像锯齿般参差的钳口末端长着比针还要尖利的铁钩,真是凶恶的老虎钳。上臂的钳口中间开了一条小槽,小槽每边有5根长刺,长刺之间还有更细小的锯齿。前臂的钳口同样开了一条小槽,不过小槽两边的锯齿更加细密均匀,休息时,就折回到上臂的小槽里。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每边小槽有二十来根大小均匀的尖刺。这个捕捉器,除了规模不大外,都不愧为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施展酷刑的工具。
(选自《昆虫记·卷五·第十九章椎头螳螂》,花城出版社)
①请结合文本内容,从①②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②阅读上述材料,选择两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为做好寒假“名著阅读伴成长”活动的推荐名著工作,八(1)班班委会邀请你向同学们介绍如何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后,用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们寒假读书的具体方法(写出两点即可)。
一、结合作者和背景了解作品。对于阅读,我国向来讲究“知人论世”,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是如此。由于小说的题材来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建议读者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现实去理解作品。但是同时也要明确: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保尔不是一个人。保尔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典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青年革命者的典型。
二、紧扣指写精细阅读。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第一遍可以泛读,整体粗略浏览,大概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内容等。第二遍则要“精细阅读”,精细阅读的钥匙就是描写。具体地说,小说中的人物指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总是有许多东西值得读者细致品味的,这就叫“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将品味感悟的内容及时圈画下来,形成批注,这就是精细阅读.那种浮光掠影式的“浅表式阅读”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
三、绘制故事结构与人物关系图。读完整部小说后,读者要能抓取故事结构,即以时间先后排列整个情节的顺序。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重要人物),保尔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一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他面对了哪些问题,又如何一步步解决了这些问题。由于这部小说是前苏联作品,人物众多,有的名字还比较长,可以把他们写在纸上,分一分这些人都和主人公保尔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有怎样的性格,这也能帮助读者对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拓展”与“链接”。《钢铁是怎样始成的》发表以后,影响巨大,译本众多,仅中译本就有四五个版本,这对于读者来说是好事,有兴趣的话将几个版本进行比较阅读。除了小说之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被改编为绘本、电视、电影等,这些虽然是读者了解故事的途径,但不能代替阅读原著。最好的办法是将两者结合,相互链接,拓展延伸,这样会触类旁通。读者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好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议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利用好各种形式的相关材料来辅助网读,这些资源能够从另外的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走进那样的时代、去亲近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说。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诗、文名句填空。(①~⑤题为必答题;⑥~⑨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四句都答,只批阅前两句。)
必答题:
①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王维《使至塞上》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答题:
⑥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⑦遥怜小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月夜》)
⑧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6. 详细信息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节选自苏轼《书<孟德传>后》)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塑”的意思。③意:估计。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吾 与 汝 毕 力 平 险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年且九十
②汝之不惠
③虎自山上驰来
④至以首抵触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
【4】(甲)文刻画愚公和智叟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上下文简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5】简述(甲)(乙)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各写一点即可)。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桠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棒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一滑就进了小肚子,喂了馋虫。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哪,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⑧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羊辣子”(一种毛绒绒的青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⑨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⑩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桠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⑪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⑫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我那小小的童年?
(选自网络,有删改)
【1】“我”与树之问有着什么样的快乐往事?请概括出两件事。
【2】①⑦两段中,作者写其他孩子的“惊呼”“求讨”有什么作用?
【3】细品选文第⑨段,请简要谈谈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描写出第⑩段中“我”“在树桠上荡秋千”时的神态动作或心理活动。
9.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班级趣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注意把思路理清楚,做到中心突出;②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③字数不少于55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