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时练习(2018年前半期)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磨坊 茶坊 炕坊 乐坊 牌坊 B. 场地 集场 场合 广场 场院
C. 埋藏 埋没 埋伏 埋头 埋怨 D. 蒿艾 艾青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E. 薄弱 薄云 薄冰 日薄西山 F. 挪用 挪移 挪动 腾挪跳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是( )
A. 垂涎 涎皮 诞生 荒诞 B. 胡诌 谄害 绉纹 陷阱
C. 甬道 涌现 捅刀 蝉蛹 D. 焖菜 黝黑 喁喁 耻之以鼻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B.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C. 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弛名于川、黔边地。
D. 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矫揉造作 白璧无瑕 目不暇接 全神贯注
B. 好高鹜远 声名狼籍 恼羞成怒 明珠暗投
C. 虚无缥渺 不容置辩 风烛残年 仓皇失措
D. 扑朔迷离 淋漓尽致 不绝如缕 谈笑风声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个比喻 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受憎分明,很能 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 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 作客 阐明 灵活 B.包含 做客 阐明 鲜活
C.包含 作客 说明 鲜活 D.包涵 做客 说明 灵活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不会做家务事,烧出来的菜更是索然寡味。
B. 他自懂事以来一直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原来不过是肥皂泡似的幻想。
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用的。
D. 世纪之交,青年一代肩头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志存高远,向着更高更强迸发!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映衬的蓝色的天幕下,变成了一幅十分鲜明而又十分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B. 新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活质量较低,其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情况与全国城镇居民总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C. 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政府并不只热心于通衢大道与高楼大厦,而是首先顾及到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
D. 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于报端。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节选自《边城》,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B. 人们给予“田园诗的杰作”、“一颗永不磨灭的珠玉”等高度评价的就是指《边城》。
C. 沈从文的高足汪曾祺先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受戒》和《断魂枪》是其代表作。
D. 《边城》和《大淖记事》,都是描写的是湘西地区的生活。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下列判断中,有一项是有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边城》的主旨是通过一个充满凄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湘西人民淳良的心灵。
B. 文章中几次提到“祖父”的可能死亡,这样写,是为后文老人在雷雨夜猝死而作好铺垫,也是“祖父”暗示翠翠要作好思想准备,要她坚强一些。
C. 文章中几次提到翠翠的梦境,写她摘虎耳草,是表现她已暗恋傩送,希望听见他的歌,喜欢他歌里的韵味,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D. “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这其中的“柔软”里有一种薄薄的凄凉,有青春的烦恼,有一种对爷爷吹的曲子中暗示的东西的不满。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1】以下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B. 文章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表现了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
C. 《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 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2】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B. 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C.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D.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3】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 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D. 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翠翠
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哭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
一切皆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只迷迷胡胡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翠翠因为日里哭倦了,睡得正好,他就不去惊动她。
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老船夫一到了晚间就故意从别样事情上催促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嗡的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
祖父到后发问道:“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
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
“唱三年六个月呢?”
“唱得好听,我听三年六个月。”
“这不公平吧。”
“怎么不公平?为我唱歌的人,不是极愿意我长远听他的歌吗?”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
“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
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的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也不说得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给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①,为你来唱歌,向你求婚,你将怎么说?”
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
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
“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
“我说的若是真话呢?”
“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
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
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站了一忽儿,祖父也从屋中出到外边来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着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
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好不好?”
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祖父所唱的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
(注)①走马路:在对溪的山上唱歌,是一种求爱的方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翠翠平时对虎耳草攀折不到手,现在梦中能够容易地摘到了,说明她内心与以前相比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渐渐地明确起来了。

B.“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细腻的心思,他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

C.本文线索就是翠翠对傩送的思念。这是条暗线,因为小说并没有用非常明确的语言来写翠翠的爱情,而是蕴藏在对话与想象之中。

D.整篇小说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心理活动、人物的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


E.最后五段多次写到月光,对月光的描绘意在营造出静谧清幽美好的水滨环境,用此烘托翠翠的心理,塑造其迷蒙凄美的形象。
【2】小说一开始就写翠翠梦到去摘“虎耳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3】翠翠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4】编者将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拟题目为“翠翠”,而有读者认为命题为“虎耳草”更好,你认为哪一个题目好一些?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