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中学高三历史2018年上学期月考测验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

A. 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 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 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下列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没有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楚
B. 宋
C. 陈
D. 晋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 B. 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
C. 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 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
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资治通鉴》载唐僖宗乾符五年“诏以东都军储不足,贷商旅富人钱谷以供数月之费,仍赐空名殿中侍御史告身(委住状)五通(五份),监察御史告身十通.有能出家则助国梢多者赐之”。材料反映了唐代
A. 商人的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B. 商人在法律和政治上不再受到歧视
C. 政府开辟商人谋取官位的特殊渠道
D. 政府意在推行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政府的强制
B. 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
C. 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D. 尽可能减少了对农时的影响
7. 详细信息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期为267人,明代为36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
A. 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B. 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夫权社会基本形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转运司,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据此可推知宋代
A. 政治源于立国传统
B. 官员均是文臣出身
C. 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
D. 冗官源于文官制度
9. 详细信息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戊戌,克安庆。壬寅,次湖口,败友谅于九江,克其城,友谅奔武昌

《明太祖纪》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朱元璋)欲自将讨之,以问(刘)基。(刘)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自旦及暮不下,(刘)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遂悉军西上。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刘基传》

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其将吴宏以饶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陈友谅传》



A. 陈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陈友谅
C. 刘基智取安庆城
D. 朱元璋兵败安庆城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易白沙“早岁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民国初年著《帝国春秋》,揭露历代帝王荒淫腐朽、残暴害民的罪恶。孙中山为这部书题写书名,章太炎称誉此书“神采有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清之际反专制思想成为革命党的理论旗帜
B. “梨洲、船山、亭林”等人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C. 推翻君主专制在19世纪末己成为大众共识
D. 明清之际思想成为近代社会进步思想的先声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雍正七年广东继浙江、福建等省先后设观风整俗使,其职责为“化导训饬,令风俗人心,渐归醇厚”。雍正八年,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恶其教乱民,引福建例,凡有天主教堂,严示驱逐,其屋拆毁”。据此可知观风整俗使的设立是
A. 辅助海禁强化管理的结果
B. 防范农民运动的产物
C. 整顿吏治端正世风的表现
D. 西学东渐中外冲突的产物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
A. 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 B. 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
C. 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 “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
A. 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 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C. 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 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各图所反映的历史,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唐代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
A. 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
B. 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
C. 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D. 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
16. 详细信息
1883年康有为写了一篇《戒缠足会檄》:“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哉!”据此可以看出康有为:
A. 积极上张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B. 从遗传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了缠足的危害
C. 主张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变中国社会制度
D. 己经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危机意识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 期望为企业提供政治保护
B. 缓和官府面临的资金困难
C. 希望企业由商办转为官办
D. 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25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5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其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 )
A. 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B. 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C. 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D. 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
A. 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B. 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C. 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D. 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孙中山拟撰写《外交政策》,目的是“求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恢复人民自由平等”。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 标志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 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形成
C. 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
D. 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款及着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有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
A. 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
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C. 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
D. 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
B. 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
C. 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
D. 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这着重反映了他( )
A. 强调人的价值 B. 支持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需求 D. 宗教观念浓厚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
A. 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 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C. 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 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 1949年北平和谈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联合国大会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973年的“水门事件”起,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成为排除政治干扰来反对腐败的有效手段,以避免行政部门的自我调查。这一制度此后多次沿用,但也被称作“第四权”而遭致广泛指责,最终在1999年被国会停用。该制度的变化说明美国
A. 分权制衡原则处于动态发展中 B. 司法独立的传统遭受严峻挑战
C. 行政权的扩张势头很难被遏制 D. 政治实践凸显反腐任务的艰巨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4年1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并下令停止美元在国内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两次美元政策相同之处在于
A. 两者皆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B. 两者皆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C. 两者本质上皆为金本位政策
D. 两者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3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增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材料三: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己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如果说“生产力压迫人口”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低生育率趋势不仅将长期化,而且将内卷化,卷入“低生育——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重阳节”的昨天与今天

先秦

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两汉

过重阳节的习俗逐渐由宫中传至民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可令人长寿”,官民“自发向家中老人叩首”成为风尚。

魏晋

当时道教宣称,“九为阳数,九九极阳,最为大吉”,各地道观往往举办道场以求长寿。佛寺则举办法会,由年老高僧诵念佛经超度亡灵。

隋唐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除举行赏菊、饮酒外,主要举行敬老之类的诗会,县令、保长会携带各类果品慰问年满六十的老人。

两宋

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分别对北宋开封与南宋临安作了大量生动的描绘,皇宫中帝妃吃花糕、赏菊,民间则流行荡秋千、游街市、访亲友,瓦肆、勾栏通宵达旦说唱尊老、助老的话本。以后,历代皆然。

201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摘编自杜尚侠《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
根据上表,任选其中两个阶段,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说明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

3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6年,清政府派张荫棠入藏“查办藏事”。在西藏地区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下为改革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如有好医进谗,或劝坦英,或劝坦俄,此皆可杀”。他力图改革西藏的政体,建议朝廷“将驻藏大臣帮办大臣两缺裁撤,改设行部大臣,并势以重权,便宜行事”,“所有达赖、班禅等,均归节制,”“其下应设左右参赞,左右参议四缺,分理内治外交各局事务,达赖班禅尝加封号,优给厚精、专理黄红教事务。”
材料二重视经济的发展,在西藏发展交通、强调振兴商业,鉴于西藏纺织制革技术落后,提出“易于江孜设工艺局,学制熟皮,并购机器以织错植,此可易于外销并得重价。”主张发展盐业,“设局征税,官商并运。”凡有矿产之地,准汉藏人等赴局领照,划定地界集股开采。
材料三指出“应派南北洋制造局匠头来藏,另购机器,以图扩充”,凡此做法,皆为利于武器供给,保证兵力武力。
材料四藏民“多不识藏文,既系中国百姓,又不识汉文,不懂汉语”,为了“使藏民人人能读书识字,以开民智”,指出达赖班禅应专管教育及如何广兴教育等措施。汉藏兼教。提出西藏应该办报,“设汉藏文白话旬报,派送各地,激发其爱国心,而进以新知识”。
——冯丽霞《试论张荫棠查办藏事的性质》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在西藏实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在西藏改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