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网上考试练习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生命是多么深邃 ① (A.shuì B.suì)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 甲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 乙 (A.尽心尽力 B.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杰克·伦敦曾经说过一句话,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xuàn ② (A.煊 B.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 丙 (A.光辉 B.色彩)。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生命本来就应该充满着光和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_
(2)从文中乙丙处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乙______ 丙_______
(3)下列填入文中甲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只填序号。
A.只要生命有态度,听上去是不是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B.生命如果有态度,听上去是不是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C.只要生命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D.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B.为了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提升食品安全保障。
C.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及时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
D.近56年来秦岭山区积雪显著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全国气温升高所造成的。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马聪和妈妈在景区购票处排队买票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插队,引发了众人的劝阻。
A.马聪妈妈:“你这人怎么能插队呢?你没看见这么多人排队等着买票吗?”
B.马聪:“你可能没注意排队的位置,你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就可以了。”
C.一位老爷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你这个年轻人啊!真是太自私了!”
D.购票处的售票员:“你如果要购票,必须到队伍的后面排队!”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
(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3)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_____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悲”字,直贯篇末,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暗寓刘长卿悲苦命运。
B.颔联通过“秋草”“寒林”“日斜”等景物描写,渲染贾谊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C.诗中的“君”是对屈原和贾谊的尊称,“怜君”一句表达诗人与他们志同道合。
D.这首怀古诗意蕴含蓄,诗人巧妙地把自己的身世境遇同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
【2】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馀,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④,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⑤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①浮图:僧人。②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曾建沧浪亭,作《沧浪亭记》。③吴越:五代十国之一。④僭:超越名分(的享受)。⑤澌:冰块消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
(2)亟求余作《沧浪亭记》
(3)尝登姑苏之台
(4)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B.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C.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D.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2)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7. 详细信息
下面是晓曦为《艾青诗选》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帮助修改。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下雪的一个早上,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写出 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像这样的杰作还有《光的赞歌》《新月集》《向太阳》等。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荐语中,有一处文学常识错误,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补写最后一句话,增强推荐语的感染力:________________。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作为同源的文化现象,中国建筑与汉字紧密相联,体现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②汉字中有许多字是对称的,如“中”“申”等,其中的竖笔便是对称轴。中国传统建筑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也常以对称为格局,故宫是对称的,中华世纪坛也是对称的,苏州园林的不对称只是其中的特例。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静态的均衡,对称的应用使各式各样的宫殿看起来更具美感,且具有庄严肃穆之感。如,乔家大院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气势雄伟。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甬道,将6个大院分成南北两排,且院中有院。整个建筑群中的313间房屋,从空中俯视,恰好构成一个“囍”字,恰好借助汉字表达渴望幸福快乐的人生愿望。
③汉字书法讲究一字之内,笔画分主次。以横画为主笔,扁横铺展,质朴古雅;以竖画为主笔,纵势挺拔,俊秀伟岸;以撇、捺做主笔,则体势开张,有险峻之象。其余笔画与之相配,在变化中追求一种动态的均衡,呈现生动活泼之态。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也讲究主宾法则,要求主、副建筑相互呼应,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两者相辅相成,既能突显主建筑物,又可展现设计者追求的精神意蕴。如,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群的主体部分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其外形如同一条在彩色云霞之中腾飞的巨龙。更巧妙的是,设计师在“龙口”前方设计了形似碧珠的建筑“GTC”——交通中心,旅客们在此汇集,实现了交通集散的功能。
④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注意疏密之法,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它的造型之中,黑白相互穿插,形成特有的空间美感。同样,建筑师的设计利用各个建筑高低错落,借助廊、桥、亭等元素,让建筑物之间有对话、有分合,从而构造出“通、透、空”的意境。这使建筑空间在满足居住的实用之外,又承载了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内涵。
⑤中国建筑与汉字的这些相通不是偶然的,它与中华民族强调的和谐与秩序的文化理念相呼应,正如《论语》中所说:“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汉字与建筑中所追求的境界其实都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的向往。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心理观念的变革,人们更加寻求精神上的归宿,所以,不论建筑还是汉字书写都与人们的精神追求息息相关。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建筑与汉字联系紧密,是同源的文化现象,具有共同的文化心理。
B. 乔家大院“囍”字的构建寄托了主人希望生活中充满幸福欢乐、喜庆盈门的理想。
C.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单体航站楼与交通中心相互配合,仿佛巨龙戏珠。
D. 书法家将笔画未到的空白处也计算在造型之中是为了构造“通、透、空”的意境。
【2】请简要概括中国建筑与汉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3】文章第⑤段表明中国建筑与汉字相通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4】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10. 作文 详细信息
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先秦《墨子•修身》)释义:光说不做,口才虽好,人家必不听。
②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言盛。(先秦《荀子•大略》)释义:不能踏踏实实去做的人,一定是夸夸其谈的;不能坚守信用的人,一定会装出诚恳的样子。
③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先秦《吕氏春秋•淫辞》)释义:言与行相违背,这是最不吉利的事。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