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
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 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
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 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晁错提出“贵粟”政策,凡是向官府缴纳粟米的百姓,国家根据其所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其高低不等的爵位或免除其刑罚。文帝接受并实行了这一政策,商人们竞买爵位,国家粮储大增,农民的生活亦有改善。这说明西汉
A.粮食生产虚假繁荣 B.商人垄断了粮食买卖
C.政府重农而不抑商 D.农民劳动积极性下降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起于开元盛于天宝。据载,该曲为唐玄宗立足传统清商乐,融合边防将领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进行了再创造。这反映出
A.盛唐兼容并蓄的气象 B.三教合一趋势不断加强
C.中原与边疆交流频繁 D.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羽崇拜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始于北宋中叶以后。在宋代的讲史和戏剧中,关羽被重塑成一位秉烛夜读《春秋》,深明尊王诛贼大义的人物。他投降敌对阵营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据此可知,关羽崇拜的普遍化主要源于宋代
A.科举取士的兴盛 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
C.通俗文学的繁荣 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明时期,轿子或肩舆在江南风景区作为登山的交通工具非常普遍,轿夫几乎都是从当地人中雇募。景点地区大多有可供游客租赁的酒楼、旅店,即使在荒郊野外,也会有简陋设备的茶店供旅客饮食。这表明当时江南
A.旅游活动平民化 B.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市镇经济十分发达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从日本转口输入的西书数量急剧增长,英文、法文、德文等西方译书不再是输入西学的主要部分。译书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应用科学,与此前几十年的译书顺序正好相反。这种西学传播状况应存在于
A.1811-1842年 B.1843-1860年
C.1861-1900年 D.1901-1911年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是民国初年部分大事记,表中大事集中反映的是

时间

大事

1914年

民族工业新设企业102家,新增资本14868000元。

1915年

上海工人参加国民大会,到会约4万人,会上议决反对“二十一条”,要北洋政府终止与日谈判。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A.中国早期近代化起步 B.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
C.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D.民主革命孕育新转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外国友人乔治·海德姆回忆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的生活说:“每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战士、学生、工人和机关干部都成群结队地跑步,做集体操。……吃过晚饭后,延河两岸就更热闹了,球场上、空地上都是锻炼的人群,还有许多人在跳集体舞蹈,做集体游戏。”该回忆作为例证,可以直接用来说明
A.民众积极参与军事技能训练 B.抗日根据地体育运动大众化
C.边区政府发动群众锻炼身体 D.延安军民抗战意志显著提高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于1953年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使一台刨床能顶6台插床使用,一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如图中邮票图案是王崇伦边使用机床边讲解时的情景。图文信息反映出

A.工业化建设中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
B.公私合营激发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C.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D.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0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出席联合国第四十五届大会。会议期间,他川流不息地分别会见了6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领导人,阐述了中国对海湾问题的立场,不赞成大国对海湾地区的军事卷人。这主要体现出中国政府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坚定反对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C.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 D.重建冷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执政官萨卢塔蒂提倡,人应有亲情和家庭责任,要爱护自己的家庭、孩子、亲戚和朋友,同时也要热爱祖国,关心城市和社会。这一主张
A.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B.体现了现世主义和积极人生
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D.冲击了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83年底,英国福克斯-诺思内阁失去议会多数支持,国王乔治三世利用这有利时机宣布解散内阁。自1776年罢免罗金厄姆内阁后,乔治三世再也没有不顾宪法惯例随意罢免过任何一位首相。这些都说明英国
A.首相不再由国王任命 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C.内阁制得到一定发展 D.议会控制内阁程度减弱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7年底至1918年初,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先后将大战前若干年和大战期间俄国同英、法、意、日等国的幕后交易和盘托出,其中包括列强在中东和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或进行瓜分的密约。苏俄政府此举
A.遏制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野心
B.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C.打击了帝国主义主导的国际秩序
D.旨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反映的是美国1929-1939年就业人数(千人),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就业总数

农、林、渔业

工业

建筑业

其它

1929

35286

2952

10428

1484

20422

1933

27163

2486

7204

703

16770

1935

31744

2501

8904

866

19473

1939

35857

2368

9967

1219

22303


A.减耕减产未能影响农业就业 B.工业复兴推动就业成效显著
C.以工代赈对建筑业影响甚微 D.各行业就业人数远超危机前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广播电视网的记者到越南实地拍摄纪录片,每周通过电视作一次有关越战的专题报道,不仅报道国家的越战政策,也报道了美军在战争中不人道的方面,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国内群众反战运动。这主要表明
A.影视艺术推动战争进程 B.民众运动促使冷战和缓
C.科学技术还原历史真相 D.电视媒体影响政治舆论
1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隆裕太后代行颁布了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诏书。诏书影印件见如图所示:

提取如图中有关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卷入对外战争,整个财政几乎瘫痪。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批伦敦金融家与政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英格兰银行于1694年宣告成立。从成立起,英格兰银行首先是政府的银行,国王威廉和玛丽带头认股,成为最早一批股东。除了经营国债的财政功能外,英格兰银行还被政府授予发行银行券等特许权。早在18世纪,英格兰银行就发展票据贴现业务,并且以透支形式给伦敦商人、制造商和店主等提供短期贷款,满足了他们对货币的需要。18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凭借其资源优势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开始取得中央银行地位。这个地位直到19世纪初仍未受到挑战,以英格兰银行为核心的英国银行体系成为支持工业大厦的支柱。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洋务官员盛宣怀奉旨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在银行开办的头四年里,通商银行贷款最多的是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等工矿企业,对上海、江苏地区中小工商业的借货几乎占四年放款总额的四分之一,活跃了商品经济,在市场上起了一定的调剂作用。1898年首次发行钞票,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扩展,盈利不少。然而好景不长,各地分行的问题迭出。1900年,北京分行在战争期间遭抢被毁,与此同时,天津分行和镇江分行各发生大班亏挪行款30多万两的严重事件,其他分行大多营业不振。各国阻挠中国自办银行不成后,外资银行拒收通商银行钞票,殖民侵略分子甚至制造假钞,通商银行遭人挤兑,损失惨重。签于银行摊子铺得过大,盈利不多,中国通商银行不断裁撤分行,直到1914年才弥清全部亏空。
——摘编自谢俊美《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格兰银行创建及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通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根据材料,简析中、英银行的创办在两国经济转型中的共同作用。
1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与西方学者关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改革的发生

改革的评价

苏联学者

农奴制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亚山大二世迫于农民斗争和新生资产阶级及其在政治上代表的压力,实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改革维护了地主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沙皇俄国已经向资产阶级君主制度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西方学者

当时俄罗斯社会上层具有西方自由主义人文理念的知识精英和官僚群体与传统利益集团斗争。

大改革是俄罗斯走向君主立宪制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步,也是一个传统社会试图应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王云龙《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们对农奴制改革的相似评价。

1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四光是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演变的时势中产生的一位卓越的科学家。1950年3月,他冲破台湾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从英国回到新中国,主持全国地质工作。1953年12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征询李四光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李四光陈述了他不同意“中国贫油”论调的理由,从地质力学的角度指出“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经过勘探实践,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作为油区的预想都得到了证实。晚年的李四光坚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把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推进了一大步。1969年渤海发生地震后,八十高龄的他不顾个人安危,仍深入房山等地调查地震地质现象。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表达了要继续做地震预报工作的意愿。
——摘编自陈群《李四光与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为中国石油普查作出的战略性指导,分析中国石油勘采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指出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作出的贡献,简述李四光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2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几十年三星堆等大量考古发现表明,蜀地曾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古代文明。这个早期文明是一个以原始宗教维系的神权国家、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有机融汇而成古蜀文明。古代蜀人相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一种朴素而充满生机活力的认识。他们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过宗教活动升天成仙,并创造出许多祭器和礼器,表达出丰富完整的信仰观念和崇拜习俗。秦汉之后,从出土大量汉画像砖、摇钱树等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四川地区盛行一种以升入天国、极乐长生为主题的崇拜习俗。东汉后期四川兴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这些思想支配下产生的,并成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赵殿增《略论古蜀文明的形态特征》
(1)根据材料,指出古蜀文明的特征,并结合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分析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马共和时期的都市广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政府大厦、庙宇神殿、商场作坊,以及法庭或议事厅常常是这里的主体建筑。帝国时期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已完全丧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切意义。公元二世纪初建成的图拉真场从整体的布局设计到具体的每一座建筑都统一在雄劲宏大的风格之中,并多少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布局的特点,即轴线的对称和多层的纵深发展。它以三跨的凯旋门为正门,广场中心安置着图拉真的青铜骑马像,后面矗立着高达35.27公尺的著名的图拉真纪功柱。每一个观者都会在纪功柱的脚下显得渺小并肃然起敬。对皇帝的崇拜在这里似乎已经达到了高潮。直到今天,这座纪功柱依然屹立在昔日广场的一片废墟之上,充满了权威的纪念意义,“尤其是在夜色中,它们似乎将皇帝无数的战争热情,活生生的复苏过来,甚至还要摇头晃脑地叙述古罗马的时日一般”。
——摘编自张少侠、刘汝醴《论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图拉真广场的建筑艺术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图拉真广场当时的主要功能以及图拉真纪功柱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