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期末历史无纸试卷完整版(2019-2020年广东省汕尾市)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作为现代化国家,立国就应该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尚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法。这段话中的“变通方法”是指
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实行改革开放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进行抗美援朝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3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分是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表,探寻数据背后的历史。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建立 D.公私合营运动开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1年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解放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认识不准确的是
A.使西藏人民免受战祸 B.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C.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 D.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 工业门类齐全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地区分布均衡
D. 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某个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利机关。”该“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
A.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
A.《论十大关系》报告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第二个五年计划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红卫兵强行批斗时抗议道:“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个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影响对应最准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社会秩序陷于混乱
D.“文化大革.命”期间公民的人身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川藏、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A.中心转移 B.解放思想 C.平反冤假错案 D.拨乱反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在
A.1982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下列哪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国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的最主要做法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C.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D.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 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 “一国两制”的保障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投资环境的优化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 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说:“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这直接表明中美建交(  )
A. 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反恐合作
B. 消除了两国的经济贸易摩擦
C. 加强了两国的环境保护合作
D. 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3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多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时指出,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要适时结束,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扩大企业的权利,打破平均主义。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史称“北方谈话”。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下面是1978-198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三:观察下图

(1)材料一中“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两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所反映的事件最早在哪个地方出现?图2反映了什么大事?并指出图2大事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3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形成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一: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创造性地采取 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同时向苏联学习进行了工业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而不是一个被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实现伟大转折)
材料二: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自《邓.小平文选》
(改革开放的深化)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面临严重的困境。第一,在指导思想上面临着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冲击和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危险。第二,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
——陈炎兵何五星《中国为何如此成功》中信出版社
(新时代新思想)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理论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如何“创造性地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又是如何“向苏联学习进行了工业化建设”的?
(2)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主要思想主张。在此思想主张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决材料三中“两大困境”的?
(4)据材料四回答,习.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论断?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邓.小平、习.平三代领导人在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方面都遵循了怎样的原则?
3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外交事业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千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1955年)
材料四: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五:习.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让中印两国关系“一天天地好起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5)依据材料五,概括说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
(6)综合上述外交大事,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