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考试试卷在线练习(2018-2019年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⑴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⑵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⑶ 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⑷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请把刘贞的《赠从弟》(其二)一诗默写完整。
亭亭山上松,瑟瑟古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_______)的轻云。
⑵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_____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⑶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_______)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⑷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__________)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南北世界杯中橙色军团淘汰巴西队,士气大振,锐不可当。
B. 有些打扮落伍的人站在这一群光鲜亮丽的人群之间,如同鹤立鸡群。
C. 他向来正直,对歪风邪气简直深恶痛疾。
D. 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可是最近却忽然杳无消息了,对于他的隐退,大家都感到很失落。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把“认真研究”和“仔细调查”调换位置)
B. 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胜败”改为“胜利”)
C. 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缺乏”后加“的状况”)
D. 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将“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删去)
5.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负势竞上(________)(2)互相轩邈(_______)(3)窥谷忘反(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背景。
B. 文章写水是抓住“清”这一特点从静态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动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D. 同样写到猿的啼叫,《三峡》是为了展现秋季凄婉美的特点,本文则是为了衬托富春江两岸连山之“奇”美。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课外文言文阅读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有好猎者/好鸟相鸣
B. 常过人矣/及鲁肃过寻阳
C. 而后市良犬乎/良多趣味
D. 而后市良犬乎/愿为市鞍马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故 则 狗 恶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实用文本阅读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 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B. 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C. 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D. 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
【2】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B.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C.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 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根据蚊子这类昆虫应对大自然的本领解决机械技术上的难题。
【3】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
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安宁
①那时我读高一,是舅舅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重点高中。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了几句,便让我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去。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而停止喧哗。
②我突然有些惶恐,像一只小动物落入陷阱,怎么也盼不来那个拯救自己的人。而蓝,就是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再放书包吧。”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纯美恬静的蓝,正歪着头俏皮地看着我。
③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我偷偷地将一块奶糖放到蓝的手中,蓝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上。我是在蓝走远了,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
④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边总有许多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至外校。她的朋友中,有不少男生,他们在一起,像快乐的青春组合,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似乎永远无法介入。
⑤明明知道无法进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强烈地推动着我。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⑥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平平,不能给蓝学习上的帮助;我长相不美,无法吸引住蓝身边的某个男孩;我歌声也不悠扬,不能给作为文娱委员的蓝增添丝毫的光彩;我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然无味。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并不讨厌的宝贝。
⑦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她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我生日时,爸爸从天津专程给我买来的。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蓝恍然大悟,将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回头开玩笑道:“嘿,没关系,泥人没有心,不知道疼呢!”
⑧这个玩笑却让我感伤了许久,就像那个泥人,是我满心欢喜地让它站在蓝的书桌上,等着她爱抚地注视它一眼,可是蓝却漫不经心地,像扫掉尘土一样,将它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她长久地忘记了它的存在,任由尘灰落满它鲜亮的衣服。
⑨我依然记得那个春天的午后,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蓝正与她的几个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几个女孩纷纷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
⑩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转身离开前,我只说了一句话:“抱歉,蓝,这个笔筒,我不是送给你的!”
⑪或许是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反应,蓝先是很惊愕,随即满脸通红,停止了打闹。
⑫往后的日子,我和蓝平静地交往着。只是,我收回了那份卑微,变得从容,而蓝,也似乎比以往关心我了。
⑬许多年后,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于可以一个人走得从容、勇敢、无畏,且不再乞求他人的拯救与安慰,人生的种种际遇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
⑭这样的时刻,再想起蓝,已经原谅她了。她没有成为我的挚友,却为我铺垫下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01期,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①~④的空。

情节发展

初到教室

蓝递抹布

碰倒泥人

夺回笔筒

“我”的心情



【2】联系上下文,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2)可是蓝却漫不经心地,像扫掉尘土一样,将它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
【3】试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长大的第一级阶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作文
多姿多彩的生活需要浓浓的亲情、真诚的友谊;需要鼓励的掌声,安慰的话语;也需要宽容、诚实……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附加题:现代文阅读
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財。”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
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近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丟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1】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故事情节。
【2】选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分析它的作用。
【3】选文中的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中,试联系原著归纳红军的长征精神,并就“长征精神在今天是否过时?”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