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半年期中考试历史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2018-2019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

1. 详细信息
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的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惧。据此可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A. 考据、求真 B. 求真、鉴戒 C. 鉴戒、陶冶 D. 陶冶、考据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 教育思想
B. 农本思想
C. 民本思想
D. 重农抑商

3. 详细信息
图1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 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B. 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4. 详细信息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5. 详细信息
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为此颁布“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 B. 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
C. 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 D. 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
6. 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原本是单色,到元末始用朱、墨两色,继而到明末发展为流行的三色、四色。明中期以后,版画发达,刊印书籍有“传奇行于世,无不冠图”之称。雕版印刷的不断进步折射出
A. 市场经济的活跃
B. 文化氛围的宽松
C. 社会需求的强大
D. 社会转型的缩影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朝代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 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8. 详细信息
林则徐到广东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开始购买外国船炮,同时派人翻译外国刊物;可他怕清议派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改革。这说明
A. 士大夫阶层缺乏独立精神
B. 清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
C. 西方侵略抑制了社会变革
D. 官僚集团内部斗争激烈
9. 详细信息
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在国外获得高中、大学、博士等学历者,分别授予举人出身、进士出身、翰林出身等功名及相应的官职。此举意在
A. 推动洋务运动 B. 融入现代文明 C. 加快立宪进程 D. 削弱革命力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曾说:“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其中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是
A. 群众路线
B. 实事求是
C. 独立自主
D. 党的领导
11. 详细信息
1951年,发生了关于戏剧发展的争论。有人主张全部继承京剧,有人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还有人就京剧和地方戏谁为主的问题进行了争论。对此,毛.泽东提出
A.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 “百家争鸣,自由发展”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文艺为人民服务”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对外政策
C. 世界潮流
D. 科技实力
13. 详细信息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这表明孟德斯鸠对自由的看法是
A. 自由是人的一种心境体验
B. 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C. 自由的条件是安全有保障
D. 自由是法律许可范围的自由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  )
A.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
B. 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C. 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D.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
16. 详细信息
“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A.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B. 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C. 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 D. 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17. 详细信息
早期印象派画家认为“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可见,这一画派强调
A. 景色的虚幻特征 B. 景物的瞬间真实
C. 个体感受的表达 D. 景物的细节描绘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趣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期望通过以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
A. 《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
C. 《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
D. 《唐璜》《田园交响曲》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图1(局部) 图2
A. 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 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 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 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20. 详细信息
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德治

孟子

民贵君轻、仁义礼智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黄宗羲与卢梭在思想主张方面最主要的相似之处?如何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条件;指出近代中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 智者学派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
材料三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3)材料三提出怎样的思想主张,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
(4)材料四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怎样的发展?
2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材料三

材料四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分别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三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
(3)材料四“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是指怎样的社会状况?它给欧洲文坛带来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问题,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路口的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