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题开卷有益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史料与史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 互相矛盾
B. 大同小异
C. 完全一致
D. 互为补充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上所说的物范围极广,泛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对人有用并能满足人需要的一切东西。物权的种类主要有所有权、役权(地役权、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担保物权(质权抵押权)。这表明罗马法
A. 奠定了欧洲民事法的基础
B. 摈弃了传统的陋习
C. 以维护平民利益为出发点
D.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朋友时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这表明邓.小平
A.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
B. 即将着手收复台湾
C. 追求国家形式上的统一
D. 初步形成国家统一的构想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朝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D.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 详细信息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 雅尔塔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是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但1690年得到“议会特许状”的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说明英国
A. 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B. 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C. 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 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为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表明
A. 德皇世袭、无限期
B. 德意志因行专制之实故难以迈进资本主义
C. 德皇也是政府首脑
D. 这是德意志政治向民主化过渡的失败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认为生存资料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多增加的人口总要以某种方式(如战争、饥荒等)被淘汰和消灭。此理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基于这个理论,他认为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是政治经济制度造成的;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是不可取的。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进化论对《人口论》产生重大影响
B. 《人口论》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歧
C. 《人口论》的提出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已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1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法如何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4)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1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从1950年到1956年,“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个“V”字的形态,1950年到195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53年至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1950年“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到了1953年至1956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而且呈现稳定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关键词

频率变化

合理解释

“一边倒”

1949年的使用频率最高

50年代后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独立自主”

中苏同盟关系确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关系降到冰点。

中国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的姿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一边倒”不是无条件地倒向苏联。

“帝国主义”

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

1953~1956年使用频率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