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高三历史下半年高考模拟无纸试卷

1. 详细信息
下图为考古学家在山西省侯马市发掘的春秋晚期玉片,玉片上用晋国官方文字记载了卿大夫间订立盟约,共同讨伐敌对贵族,处置土地、财产、人口等内容。下列对其史学价值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制度提供直接证据
②能够佐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观点
③为研究春秋时期文字历史提供实物资料
④反映了当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 “六经”收录大量法律文献
B. 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 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D. 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3. 详细信息
隋唐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天下一家”思想。唐太宗认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这一思想的产生
①是各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②体现了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③有利于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④说明当时世界意识的加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 详细信息
下列为《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引用的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密度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汉代推行均田制促进南方人口的增加
B. 隋唐革新农具导致北方人口减少
C. 宋代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 明清高产作物引进导致人口膨胀
5. 详细信息
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参观地

感想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总统故居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 是立宪派代表
B. 主张民主共和
C. 反对清朝统治
D. 充满爱国情怀

6. 详细信息
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有识之士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B. 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7.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善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④打土豪,分田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8. 详细信息
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代表。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9. 详细信息
古罗马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解除之后,妻子可以要求丈夫返还女方出嫁时的嫁资。但又规定如果丈夫需要以全部财产承担,则可以留下一部分用以维持生活。这说明罗马法遵循了
A. 司法独立原则
B. 程序法定原则
C. 契约自由原则
D. 公平正义原则
10. 详细信息
下表为依据《技术进步与新经济》一书整理的1800-19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数量一览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其它

1801-1850年

79

50

11

41

43

1851-1900年

58

69

78

118

44



①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领先世界
②19世纪大多数欧美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后发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④19世纪后期世界科研成果总量超过前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详细信息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却严格限制进口苏联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
B.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
C. 罗斯福新政开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D.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2. 详细信息
下图漫画原载2003年瑞典报纸,名为《布什:准备起飞》,图中UN代表联合国,该漫画表明

A. 两极格局加剧美国和苏联的对抗
B. 新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 联合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D. 美国推行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
13. 详细信息
学术活动学术思想学术话语
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招贤纳士,允许学者们“不任职而论国事”,发挥“智囊团”作用,还可招收弟子、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各派学者云集于此,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汉书·艺文志》记载稷下学宫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是西方第一所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于体的“学院”。他采取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他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目光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摘编自常风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等
(1)依据材料,比较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15-18世纪,欧洲学术界对“自由”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解读

15世纪

意大利哲学家皮科

意志自由论

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15-16世纪

法国思想家让·博丹

宗教自由论

宗教信仰自由

16世纪

法国思想家蒙泰涅

认识自由论

迷信和宗教狂热是科学的敌人

17世纪

英国诗人米尔顿

出版自由论

决定出版的权利不应该放在少数检查者的手里

17-18世纪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

思想自由论

想方设法控制人心的政府是暴虐的政府



——据刘亚敏《学术自由概念的诞生和初步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概括15-18世纪欧洲有关“自由”学术研究的特点。任选两个观点,分别简述其反映的社会状况。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热潮,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一种是以陈恭禄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另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认为应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侵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3)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不同的史学话语体系,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4. 详细信息
独特的国情塑造了英国独特的发展道路。
二战后,以克菜门特·艾德礼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开始了自称“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授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拔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在艾德礼执政期间,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
——摘自赵玉峰《对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依据材料,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15. 详细信息
传承、创新、超越
——新中国发展之路。
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阶段

发展状况

1949年以前

自发组织,活跃在农村,“忙则农、闲则艺”,演出内容主要反映农村生活,社会地位低下

1949-20世纪70年代末

政府安排进入城市,成立剧团,配合“土改”和“新婚姻法”排演大批新戏,并赴朝鲜战场演出。由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的大剧种。

20世纪80年代代初至今

形成市、县级剧团和民间剧团相结合的体制,开发城市与乡村市场,走向国外。



——据李峰《从“场”的变迁管窥黄梅戏运营机制的嬗变》等
依据材料,概括黄梅戏的发展趋势,任选一个阶段,分析发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