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高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设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1 B.-1 C.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所学校在一个学期的开支分布的饼图如图1所示,在该学期的水、电、交通开支(单位:万元)如图2所示,则该学期的电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  )

A. B. C. D.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 (度)与气温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

气温()

10

13

18

-1

用电量(度)

38

34

24

64



由表中数据得回归直线方程中的,预测当气温为时,用电量度数约为( )
A.64 B.65 C.68 D.70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数满足,且:实数满足;则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

A.34 B.55 C.78 D.89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的否定是“
B.命题“已知,若”是真命题
C.命题“若则函数只有一个零点”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上恒成立”上恒成立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曲线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设点和直线分别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一条渐近线,若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恰好落在双曲线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C. D.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已知处有极值0,且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最大值,则的最大值为( )
A.-6 B.-9 C.-11 D.-4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是抛物线上两点,抛物线的准线与轴交于点,已知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的最小值为( )
A. B. 2 C. D. 1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实轴上,又函数,若曲线与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已知复数是虚数,则复数的模等于__________.
1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______.
1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列式子:



…,
根据以上规律,第个不等式是__________.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若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又点在动直线上的投影为点若点,那么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7. 解答题 详细信息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以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写出曲线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直线过点与曲线交于不同两点的中点为的交点为,求
18. 解答题 详细信息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1)求与椭圆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的双曲线的方程.
(2)求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的抛物线的方程.
19.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已知命题: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命题:在区间上恒成立.
(1)如果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2)命题“”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大学先修课程,是在高中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旨在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早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训练,为大学学习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某高中成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已有两年,共有250人参与学习先修课程.
(Ⅰ)这两年学校共培养出优等生150人,根据下图等高条形图,填写相应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检验能否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学习先修课程与优等生有关系?

优等生

非优等生

总计

学习大学先修课程

250

没有学习大学先修课程

总计

150


(Ⅱ)某班有5名优等生,其中有2名参加了大学生先修课程的学习,在这5名优等生中任选3人进行测试,求这3人中至少有1名参加了大学先修课程学习的概率.
参考数据: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参考公式:,其中

21. 解答题 详细信息
椭圆上顶点为为椭圆中心,为椭圆的右焦点,且焦距为,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判断是否存在直线,使点恰为的垂心?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已知函数
(1)若函数上递减,在上递增,求实数的值.
(2)若函数在定义域上不单调,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