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期末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重庆市江北区等七校联考)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大凡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主体都会具有某种审美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审美主体都能明确地自觉其审美理想,并能对审美理想的特征有明确的认识。
康德在哲学层面阐述过“美的理想”这个问题。他认为,审美理想是一个“最高的典范,即鉴赏的原型,只是一个理念,每个人必须在自己心里把它产生出来,他必须据此判断一切作为鉴赏的客体、作为用鉴赏来评判的实例的东西,甚至据此来评判每个人的鉴赏本身”。结合康德的有关论述并根据具体审美经验,我们可以对审美理想的基本特征得出如下认识。
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审美理想不是任何一种经验性的审美对象,不是任何一种现实的美的具体形态。审美理想产生于审美经验之中,包含了传统审美观的积淀,接受着当代审美风尚的影响,也会有异域审美趣味的融合,但是它本身又不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具体的美。审美理想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型,融合了众多经验之美的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特征,体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最高向往和期待,是审美主体选择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所依据的最高典范,并作为“原型”蕴含于审美主体鉴赏的各种审美对象和创造的各种美的形态之中。
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康德认为,审美理想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审美规格”的观念,一是关于“理性”的观念。康德是从哲学层面来谈美的理想的,因此他所说的“审美规格”是指由想象力形成的符合评判标准的人的直观形象,“理性”则是指通过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人类自身的目的。也就是说,“美的理想”应该是人的直观形象与人的内在理性的统一。如果不拘泥于康德的具体观点而依据他的思路,可以认为直观与理性的统一应该是一般审美理想的基本特征。如李泽厚所言:“审美理想一方面以其理性内容和世界观相联系,另一方面以其感性形式与审美感受相联系。”在审美理想中,感性与理性各得其所、各极其致,集真、美、善于一身,合知、情、意于一体。
再次,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审美理想的产生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即“每个人必须在自己心里把它产生出来”。它植根于个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经验,经由个体心灵的内化和表现,并只能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中。因此,具体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理想始终具有个人的独特性和倾向性,其直观形象特征和理性的内涵,都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审美理想又是对社会阶级、集团,甚至整个时代审美经验的概括。这种群体经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积淀,保存着一个民族最悠久、最深厚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既体现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中,也体现在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之中:既体现在古典艺术的“优美”之中,也体现在近代艺术的“崇高”之中,并同样体现在现代主义艺术的“荒诞”之中。
(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下列关于“审美理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理想是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它基本上为审美主体每个人所具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确地感知。
B.康德认为,审美理想是一个理念,是“最高的典范”,审美一旦发生,人们就有必要根据审美理想来判断审美过程的几乎全部内容。
C.审美理想融合了传统审美、当代审美、异域审美等众多经验之美的特征,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型。
D.审美理想植根于个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经验,又对群体审美经验进行了概括,是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以层层递进的方法论述了审美理想的三个基本特征。
B.文章以康德的相关论述作为基础,依据具体审美经验,对审美理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C.文章引用李泽厚的言论,进一步论证了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
D.在谈到群体经验保存着一个民族最悠久、最深厚的审美趣味时,文章罗列了不同艺术的审美理想,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人人天生各异,不能与他人共享。
B.审美理想产生于审美主体的内心,通过审美主体的经验积累,会呈现出某种具体形态。
C.审美主体在鉴赏审美对象、创造各种美的形态时,会不知不觉地将审美理想带入其中。
D.根据康德的观点,审美理想的理性观念的层面是主观的,直观形象的层面是客观的。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了“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将其列为精神疾病。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WHO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有助于大家重视游戏成瘾的现象。
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论证,将游戏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陶然介绍说,我国从1994年开始重视成瘾医学的研究和预防。除了网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数量最多。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摘编自《从明天起,游戏成瘾将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搜狐新闻)
材料二: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腾讯研究)
材料三:
日前,一则“10岁孩子偷偷给一款手机游戏充值近2万元人民币”的报道引起关注。在“熊孩子”网络消费事件中,对于谁是责任主体也是几经探讨。最初矛头所指,是提供游戏和直播等网络消费的平台。如果游戏厂商和提供游戏的网络平台未能发布关于未成年人消费的公告,未在登录、支付等环节设置相应的审核条件,不能有效对未成年人身份进行识别,不能让未成年人的支付行为得到家长追认,将不仅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失职,相应的消费行为也应撤销。
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认为,监护责任是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法定责任,父母是避免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家长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网络消费进行监管,也未对网络支付密码等有效保管,甚至对孩子上网不加干涉,出现孩子非理性网络消费,则家长难辞其咎。
还有观点认为,对于互联网监管,政府需要承担监管责任。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李富成建议,在监管方面能够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
(摘编自《“熊孩子”巨额网络消费爆发式增长谁之过》,《人民日报》)
材料四:
当前的网络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新的空间与表达路径,用习.平总书记的话说,年轻人是“时代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以如何培养青少年网络素养为核心,与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合作撰写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旨在通过探索性研究,让更多人关注到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教育问题。希望该读本能够让社会、学校和家长,在塑造网络时代的新青年方面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帮助引导广大家庭正确认识网络,理性有效地利用网络,处理好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希望读本能让更多人认识和包容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互联网生活。
(摘编自《<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在京发布》,中国社会科学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无法控制地打电玩,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这些都是游戏成瘾的症状。
B.青少年犯罪中七成以上的人都是网络成瘾者,可见WHO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这一举措很有必要,这有助于引起大家的重视。
C.造成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现象的责任主体不止一方。家长如果平时对孩子的网络消费疏于监管,那么出现孩子非理性网络消费时将难辞其咎。
D.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腾讯,并与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合作撰写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其目的是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教育问题。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利有弊,就青少年整体而言,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但“社交与沟通减少”这样的消极影响亟须引起重视。
B.调研数据显示,四成以上青少年表示网络游戏能够帮助自己放松减压,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仅用于消遣。
C.19~24岁青少年中,认为网络游戏使社交与沟通减少的比例比使专注度下降的比例高14.6%,而认为网络游戏能放松减压的比例和仅用于消遣的比例相差不到百分之五。
D.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网络游戏对他们积极、正面的影响逐渐增加,积极影响的总体比例持续上升。
【3】在网络时代,应如何避免青少年非理性网络消费,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只眼
蒋玉巧
我15岁,也就是读高一的那年,父亲的同学A来我家玩。父亲特别开心,把我拉到A的身边说,老同学,这是我的儿子天赐,认你做干爹,如何?
A哈哈大笑,好!好!只要老同学不嫌弃……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冷着脸说,爸,叔,我还有事呢。说完甩开父亲的手,径直去了书房。
A一走,父亲黑着脸走进书房。天赐,你知道A是什么人吗?人事局的局长!他肯认你做干儿子,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你……
我不耐烦地打断父亲,别说是局长,就算是国务院总理,我也不稀罕!
你……你……我看你是少了一只眼看事情……
我不懂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懒得跟他争辩,闷着头一言不发。父亲说累了,也就闭嘴了。
事情过了大约一周左右,父亲说要带我去配一副眼镜,我说我眼睛不近视、不远视,也不散光,好得很,配什么眼镜!可父亲不管我愿不愿意,硬是扯着我去配眼镜。我怨父亲太霸道,可又斗不过他,只好由着他。心想,配吧配吧,反正我不会戴的,看你怎奈我何!匪夷所思的是,父亲给我配的所谓的眼镜,两个镜框里是空的,根本没有镜片!连接两镜框的梁上,却有一个圆溜溜的东西,一动它就咕碌碌地转,像球更像眼睛。
我死活不戴,理由是戴上眼镜就变成三只眼睛的怪物了。
父亲连忙说,不会的。戴上眼镜,别人不会笑话你,反而会更喜欢你。不信你试试。如果戴上眼镜遭到别人的讥笑,那时我不再强迫你戴,好吗?
父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好再拂他的意,于是,我很不情愿地戴上了眼镜。果如父亲所言,我戴上眼镜之后,一向很不喜欢我的班主任、班长突然对我有了好感,直夸我近段思想境界有了突破性的飞跃,还一个劲地让同学们向我学习;还有邻居,亲戚都夸我聪明懂事,将来肯定有出息。
我尝到了戴上眼镜的甜头后,对眼镜的感情与日俱增,就算是睡觉,我也要搂着眼镜才会睡得踏实。
大约一月之后,父亲的同学B来家里玩,B现在是C城有名的企业家,富甲一方。B一进家门,我特别兴奋,像个小女孩一样,拉着B的手,一口一个“叔叔”叫得特甜。
B摸着我的头,夸我懂事有礼貌,比他的孩子强多了。
真的吗?叔叔,我感觉跟你特别投缘,要不我认你做干爹如何?这话一出口,我自己也吃了一惊,以前我不是特反感认干爹吗?今天怎么……
B走后,父亲一把抱住我,狠狠地亲了我一口,天赐,不,儿子,你终于会用第三只眼看待世界了!
我不懂,认一个干爹,父亲至于这么激动吗?还有,第三只眼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问问父亲,终没有开口。
B成了我干爹后,我变得特别爱打电话,每天可以不吃饭,可是绝不能不跟干爹通电话,那股亲热劲父亲见了直皱眉头。有一次我刚跟干爹通完话,父亲虎着脸跟我说,天赐,你这臭小子,你的眼里除了干爹,还有我这个亲爹吗?
我嬉皮笑脸地说,爸,你要不喜欢我这样,就把这副眼镜砸了吧!我一边说一边取下眼镜递给父亲。
父亲愣了片刻,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小子,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当真呢?你跟干爹关系好,我求之不得。
三年后,我高考落榜。我哽咽着把这消息告诉干爹。干爹心疼得不行,连忙说,天赐,别难过,到干爹这里来玩,干爹带你散散心。
干爹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干妈也特别喜欢我,把我视为亲生儿子。干爹时刻把我带在身边,逢人便夸我聪明,会用第三只眼分析事物,看待世界,是个可造之才。干爹教我如何做生意,如何经营公司,经常带我参加公司的大小会议。
第五年,我成了干爹的乘龙快婿,掌控着公司的命脉,每天前呼后拥,好不风光。
父亲56岁那年从老家来看我,盯着我看了好一会,突然对我说,天赐,这副眼镜确实有一点怪,特别是中间梁上的那个圆溜溜的东西,看着特扎眼,以后就别戴了吧。
我吃惊地看着父亲,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着跟父亲说,爸,这眼镜挺好的呀,我很喜欢。我要一直戴下去,以后我还要把这副眼镜传给我的儿子。
父亲迟疑了一下,长长地叹口气,眼中有一片深深的苍凉。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第三只眼”为题,既匠心独运,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统领全文,将深刻寓于荒诞之中,赋予“第三只眼”深刻寓意,暗含了主题。
B.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天赐拗不过深谙处世之道的父亲配了眼镜,以及戴上眼睛后变得乖巧世故的故事,唤醒了读者的感受和思考。
C.“你……你……我看你是少了一只眼看事情……”,这句话既鲜明地展现出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又呼应了题目,自然引出后文配眼镜的故事。
D.小说以父亲的叹气和眼中的苍凉收束全文,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方式,给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受,将荒诞推至高潮。
【2】小说围绕“第三只眼”写了哪些故事情节?请进行简要概括。
【3】本文在写作方式上匠心独运,试结合文本就其突出的艺术特色简要分析说明。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高祖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七年秋,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节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B.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C.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D.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这里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B.夫人,汉代以前,可用于称帝王之妾;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也指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称呼。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这里用“社稷”代表国家。
D.黎民,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还有黎元、黎庶、布衣、黔首、氓等。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后权欲熏心,凶残狠毒。诛杀刘邦的元老功臣;惨杀赵王如意并把把戚夫人制成“人彘”;罢免与自己作对的王陵,任命阿谀奉承的陈平为右丞相。
B.吕后装腔作势,善于表演。其子惠帝死后,光哭不流泪;丞相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掌握南北军权,诸吕入宫,居中用事,则太后悦,其哭乃哀。
C.吕后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她称制后,不顾右丞相王陵反对,欲立诸吕为王,大肆培植吕氏势力。
D.吕后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司马迁对其评价极高: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天下安然无事,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太子得毋废。
(2)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此诗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当时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开头两句语言清新而简练,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终年常绿,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B.三、四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写橘树的特点。“岁寒心”一语双关,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另一方面也指诗人的高尚美德。
C.“可以荐嘉客”一句与汉代《橘柚垂华实》“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中的“冀见食”表达相同的意绪,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末尾两句表明橘树同桃树李树一样也能成阴,供人乘凉,都是佳木良才。杜甫评价张九龄诗“篇终语清省”,是说其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
【2】本诗托物言志之意,灼然可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庄子对天空颜色的成因发出的疑问。
(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极力铺陈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宫女晨起梳妆之时,那纷纷扰扰的乌青云朵,实际上是“____________”,而宫女们泼弃的胭脂香水,则使得“____________”。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文明是管出来的,这是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在现实中 。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静谧有序与脏乱差的 ,( )。
古人云:“ ”。提升文明程度从来就不容易,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一般来说,只要持续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总能不断培育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 ;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是一种唤醒,它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俯拾皆是 霄壤之别 从善如流 蔚然成风
B.比比皆是 云泥之别 从善如流 蔚为大观
C.比比皆是 霄壤之别 从善如登 蔚然成风
D.俯拾皆是 云泥之别 从善如登 蔚为大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就是“放弃治疗”的结果
B.这是“放弃治疗”与持续治理造成的
C.这是缺少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造成的
D.这就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持续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才能不断培育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
B.只要对违法行为持续“零容忍”,总能不断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
C.只有对违法行为持续“零容忍”,才能不断培育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
D.只有持续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总能不断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习惯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下面这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结构协调一致。
中华诗词,有的朴实,有的华丽,读之或愉悦、或伤感。“一半烟火,一半清欢”,有些诗词,字里行间充满了人间烟火味。清茶淡饭,民风淳朴,孟浩然在“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________________。推杯换盏,主客尽欢,_________________,吃出了热情的味道。_______________,沙场点兵,辛弃疾在“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吃出了悲壮的意味。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校张贴栏贴出的告示,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找出来并指出错在哪里。
招领启示
本人于12月27日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捡到一个红色皮夹,内有人民币贰佰圆、饭卡一张。请丢失钱夹的同学速来认领。非常感谢!
张扬
2019年12月27日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通过热词或者流行语来考察青年群体的心态,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切口。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用语”。比如:“不忘初心”“柠檬精”“雨女无瓜”“硬核”“14亿护旗手”“断舍离”等。这些流行语都形象反映了青年群体的兴奋点和关注点,也很鲜明地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请从中选出一个最触动你的流行语,谈谈你的感受与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