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一上册第二阶段考试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
A.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 B.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
C.开启第二次国共合作 D.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布战役预备命令:“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之后,八路军开展的“较大胜利的战斗”应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东北战役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两幅抗战时期的漫画反映了

A. 正面战场英勇抗战情形
B. 敌后战场始终是中流砥柱
C. 全民族抗战的巨大作用
D. 侵华日军即将无条件投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中指出,津浦线南段的作战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徐州以北应将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白崇禧照此实行。这表明
A. 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B.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
C. 徐州会战运用的战略战术比较灵活
D. 徐州会战揭开了困共合作序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
A. 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
B.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D.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时代潮流的是
A. 创立拜上帝教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永安建制
D. 颁布《资政新篇》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曾颁布法令:“凡朝中大小官员,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规定反映出
A. 太平天国实行法治
B. 太平天国建立天王专制
C. 农民政权趋向封建化
D. 其不具备反封建的性质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他说的是
A. 七国之乱
B. 胡惟庸案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5年8月,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孙中山的此观点体现了
A. 鲜明的中华民族意识
B. 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
C. 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
D. 执着的民主共和精神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A. 因人设法违反了宪政的本意
B. 总理制约总统各国没有先例
C. 两者牵制无法体现三权分立
D. 人民主权却无人民真正参与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C.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③南昌起义的爆发 ④遵义会议的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倾向
C.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D.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②淮海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
A. 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
B. 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 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
D. 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 走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 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 “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
C. 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 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分析现代中国政治时指出:这一制度“确保了那些有才能、有教养、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中共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而不至于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体系之外”。在该学者看来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且独具特色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基
C. 政治协商制度貝有包容性和灵活性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强调的“民主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民主模式被概括为“有事好商景”。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前筹建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A. 确立中共领导地位
B. 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C. 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D. 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彻底改变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三大战役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

A. 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B.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C. 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
D. 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 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政治现代化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共同纲领》
C.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政治现代化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第一次跃进起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
C. 辛亥革命、《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法治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曾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说明统一后港澳台的共同之处有
①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原有政治、经济制度不变
③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
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它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权,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其限度在于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就享有多少权力。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
A. 实现了单一制国家体制
B. 必须发展好“两制”
C. 有权处理涉港的所有一切事务
D. 坚持“一国”是前提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老兵发动了“返乡运动”,他们发传单、集会抗议,只为回大陆看望三十几年没见的父母亲人。两岸有利于他们愿望实现的举措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 130

1938

249 213

1939

169 562

1940

339 530

1941

144 951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材料中,材料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领导的民主革命?
(2)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中,在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取得的最主要成就是什么?
(4)材料五六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
33. 简答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 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他在病重时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了争取和 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现在,我愿趁此机会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 一的方针政策: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 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摘自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材料四:

跨越海峡两岸的历史性握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握手,体现“合则两利”的两次重大事件和各自最主要的影响。
(2)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可以概括出什么方针政策?该方针政策的提出有何意义?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政策有什么不同?(2分)
(4)材料四所示历史性握手有什么现实意义?从国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什么重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