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中考模拟试卷完整版

1.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B. 兼爱非攻,选用贤能
C.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 主张改革,以法治国
2. 详细信息
时间轴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工具,如果把“秦王扫六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定位在图中,应该在


A. A
B. B
C. C
D. D
3. 详细信息
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
①张骞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4. 详细信息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景象的是
A. 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
B. 忆乙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 详细信息
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 杯酒释兵权
B. 《清明上河图》(局部)
C. 锦衣卫印
D. 军机处
6. 详细信息
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中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

A.君主专制强化
B.抗击外来侵略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盛世帝国下的危机
7. 详细信息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探究近代农民阶级的抗争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洪秀全传》
C. 《太平天国兴亡史》
D. 《义和团运动研究论文集》
8. 详细信息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C. 鼓吹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
D. 主张“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
9. 详细信息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做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10. 详细信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
A.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成立中国共.产.党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召开遵义会议
11. 详细信息
如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B. 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C.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D. 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12. 详细信息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狮过大江
C. 挺进大西南 D. 会师大西北
13. 详细信息
下面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1955年

万隆会议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新中国外交成就卓著
B. 新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C. 新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D. 新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14. 详细信息
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是( )
A. 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B. 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 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D. 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
15. 详细信息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科学理论的关系是
A. 一脉相承
B. 承上启下
C.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D. 毫不相干
16. 详细信息
“Macau 并非我本名,漂泊无改祖国情。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关于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史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acau”回归摆脱了自明朝以来葡驾牙的殖民统治
B. 2019 年是“Macau”回归 20 周年
C. “慈母离儿聚”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D. 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慈母离儿聚”的根本原因
17. 详细信息
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研学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 在埃及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巴比伦的故土欣赏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的异域风光
C. 在印度古城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
D. 在希腊博物馆品味佛教发祥地的千年沧桑
18. 详细信息
最能反映以下三幅图片共同主题的是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9. 详细信息
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A. 三级会议开幕
B. 攻占巴士底狱
C. 处死路易十六
D. 滑铁卢战役
20. 详细信息
某同学梳理历史知识时,总结了“近代重要人物”读书笔记,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世界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①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②发明家:瓦特爱迪生
③改革者:彼得一世明治天皇
④艺术家:巴尔扎克查士丁尼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详细信息
下图为《联合国家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B.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C.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出现 D. 二战以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22. 详细信息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 玻利瓦尔领导反殖斗争获得胜利
B. 章西女王英勇就义
C.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
D. 纳米比亚赢得独立
23. 详细信息
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分别应为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 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 美苏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4. 详细信息
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出现的________。
25. 详细信息
1140年,岳飞率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1561年,戚继光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
26. 详细信息
________年召开的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__底完成的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7. 详细信息
1848年发表的《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________创建的苏联模式形成。
28. 详细信息
________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
29. 详细信息
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南宋)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 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两点:其一,(宋代)这些南迁的北方人口,多是熟练劳动力和文化素质高的世家大族……其二,以“力能远迁的巨族仕家”为主的北方移民,必然携带巨额资金和动产南下,为南方社会经济輸入了大量资金。
——摘自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
材料四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3)阅读材料三,指出宋代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依据所学回答,与材料四相关的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0. 详细信息
文明历史五千年,灿烂辉煌留人间。历经磨难求复兴,继往开来谱新篇

(繁荣盛世驻人间)

材料一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太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政治宽松也带动了社会宽更成在“天下一家”的氛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和充满着自信。
——摘编自《中华文明厚德栽物》解说词

(历经磨难苦探寻)

材料二从戍戍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改革创新谋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摘编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现代史》

(初心不改创未来)

材料四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視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盛世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仿效日俄到仿效法美,“先进中国人”主张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是指实行的哪一政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在和未来中国如何能够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31. 详细信息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二









注:数据改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材料三

史实①

史实②

史实③

史实④

















1931年9月18日,目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场虎城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县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

1938年春,日军南北对进,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藤县、台儿庄等地。



材料四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下午3时,军乐队奏响国歌《义勇军迸行曲》,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毛.泽东校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随后举行了规模清大的阅兵式和群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图中出现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三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示例:史实①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场景的名称。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何重大意义。

32. 详细信息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它,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之前,只有各个民族的相对平行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然资本主义在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据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能最早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加强世界联系的助力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始于何事?这给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为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邁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才能当作榜样的。
——列宁《论我国革命》
材料二 就连大力提倡国家经济干预理论的凯恩斯也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复苏,而且其实施也太仓促了。
——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材料三 “冷战”结来,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吋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走上“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道路”包含哪几种形式?(请列举两种方式);列宁领导俄国进行“改变”与哪两大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2)材料二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谁主导制定的?材料认为这一法案可能阻碍经济的复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政施行的实际结果。
(3)材料三中的“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国际组织最有可能约束美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
(4)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面对历史发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