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20-2021年初一上册期中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稻花乡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该人物是
A.大禹 B.黄帝 C.女娲 D.伏羲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A.炎帝 B.黄帝 C.盘古 D.夸父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吕氏春秋》“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与这段材料反映的英雄事迹相关的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指的是
A.禅让制的出现 B.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C.私有制的出现 D.公有制的出现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求。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靑铜酒尊是

A.
B.
C.
D.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次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隶书 B.金文 C.甲骨文 D.楷书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铁器与牛耕 D.商鞅变法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周室衰微,诸侯称霸
B.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 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D. 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里“三家”指
A.秦、楚、韩 B.赵、魏、燕 C.韩、赵、魏 D.楚、赵、魏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势来看,此话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易经》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武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郭沫若曾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儒学独尊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证佐这一说法的是( )
A.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chu)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 刑狱 B. 军事 C. 行政 D. 监察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马陵之战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是东汉灵帝在位期间爆发的黄巾起义军所使用的口号。请问这次农民大起义的最核心领导人物是
A.王莽 B.卫青 C.霍去病 D.张角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A. B. C. D.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出生于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今陕西丹凤)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曾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嬴渠梁,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诸侯都蔑视秦国,再没有比这更让我感到羞辱的事了)”商鞅少好刑名之学,读过李悝的《法经》,他曾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以前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古法呢)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制度)故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夏桀、商纣,墨守祖宗陈规、没有变革制度,结果都使国家灭亡)然则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反对古法而求变革的人不能去否定他;因循古法不知变通的人不值得称道)。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具体事情制定礼仪)。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三:《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统一了秤杆和秤锤的标准)、正度量(统一了计算长短和容积的标准)、调轻重(统一了轻重的标准),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即卖承认土地私有),教民耕战(分田地、鼓励农业生产,论军功授爵、鼓励参军作战,并且军民合一,闲时练兵、忙时耕作)。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发动军队进攻边界就可以拓展疆域,不进攻而发展内政经济就可以使国家富足,所以秦天下无敌)
材料四: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 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并吞四海的意愿,吞并各国的野心。在那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致力于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崤山以东诸侯自相争斗。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之外土地)
材料五:《史记·商君列传》: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秦国的百姓十分高兴),道不拾遗(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在路边东西),山无盗贼(山林里没有强盗和山贼),家给人足(家庭富裕人口兴盛)。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城市农村都治理的非常好,意指国家管理的卓有成效,管理的有很好的效果),宗室贵戚多怨望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秦惠王将商君处以车裂的极刑示众于市, 以其为自己亲政殉难品,说:“不要像商君那样谋反!”)遂灭商君之家。
材料六:《谏逐客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1)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商鞅代表了哪家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八个最主要的内容。
(3)从材料五可以得知“商君”最终被判以“车裂”之刑,商鞅为此付出了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最终失败了。对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来说明理由。
(4)结合以上几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主持的这次变法开始于哪一年?时隔一百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哪一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的“天府之国”?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功伟绩的秦始皇,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秘不发丧,在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即位。三年后,秦朝灭亡。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1)材料一中“六合”原意是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扫六合”意思是指秦陆续灭掉了东方六国,让天下归于一统。请问秦灭的六国是指哪六个国家?
材料二: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唯上幸许(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那些地方去镇守,希望皇上能够恩准)。”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2)阅读材料二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纳了王绾的主张,还是李斯的主张?
材料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几个重要措施。
材料四: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4)材料四中的“山东乱”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起义的两位领袖人物是谁?这场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在哪里?
2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汉朝(前202年-220年) 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 ,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统一全国,建立了汉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光武帝统一天下,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王理《咏汉高祖》:“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谁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
材料二:《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到这个时期 (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情况。用四个字概括这一时期推行的政策。这一时期,在历史上称作什么?
材料三:主父偃:“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 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用西精削而稍弱矣。”
董仲舒:“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3)材料三中主父偃给汉武帝刘彻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 为了推行董仲舒提到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汉武帝刘彻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后汉书》记载:建武六年 (公元30年),十一月丁卯,诏“王莽时……没入为奴婢……皆免为庶人”。十二月,诏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刘秀在夺取天下之 后,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修陵也要求简朴,令“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在他的影响之下,后宫也节俭成风。他不但自己节俭,还要求大家都节俭。比如他曾下令要求薄葬。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