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19年高三前半期历史高考模拟同步练习

1. 详细信息
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C.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2. 详细信息
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 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 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 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 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3. 详细信息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记述

出处

“方六里为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有市……五聚命之田乡”

《管子》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直,其事乱”

《国语·齐语》

“不以农战,则无官爵”

《商君书》

“夫籴,二十病用,九十病农。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籴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史记·货殖列传》



A. 春秋战国“百家争响”局面的出现
B. 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先秦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4. 详细信息
(题文)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 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5. 详细信息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正月

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

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

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

命女红织缣缚

八月

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

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 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 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 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 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6. 详细信息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

A.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 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
C.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 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7. 详细信息
(题文)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8. 详细信息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9. 详细信息
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A. 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B. 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 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D. 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10. 详细信息
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襄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 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 B. 代表中央分取各地的使命
C. 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 D. 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
11. 详细信息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2. 详细信息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 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 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 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 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13. 详细信息
(题文)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

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4. 详细信息
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

①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②形成了全国性商品市场
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详细信息
乾隆帝对《四库全书》的编校全程跟踪。凡典籍中谈到夷夏之防或有反清思想、有违封建伦常的,或挖或改或弃或毁,全被排除在外。其目的是( )
A.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B. “修书以遏邪说”,强化纲常伦理
C. 抱残守缺,反对儒学创新 D. 经世致用,顺应西学传播
16.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B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

C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D

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



A. A
B. B
C. C
D. D

17. 详细信息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8. 详细信息
法国大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认为:“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政治家罗伯斯庇尔认为:“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主张将自由原则应用到财产上。”这些主张
A. 坚持自由平等的指导思想
B. 维护财产私有与自由原则
C.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 树立财富平等的革命目标
19. 详细信息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 详细信息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21. 详细信息
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在美国,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普遍而顺畅,1870年代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 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B. 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C. 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2. 详细信息
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 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 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 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 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23. 详细信息
1789年冬,美国总统华盛顿到达波士顿,准备参加马萨诸塞州长汉考克的晚宴,但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盛顿最后取消了参加晚宴的安排。华盛顿此举意在
A. 表明两人政治立场的对立
B. 划清中央与各州的政治权限
C. 突出美国总统的个人权威
D. 维护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
24. 详细信息
1790年1月,在了解各州具体的财政情况的基础上,汉密尔顿提出了清偿国债的报告,包括州的债务和巨额的外债。他认为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的保证”。这表明,汉密尔顿主张
A. 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B. 强化新政府的信用
C. 废除美国邦联体制
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25. 详细信息
下表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

代表大会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家庭识字

八大(1919)

23.9

24.9

37.0

14.1

九大(1920)

9.4

23.4

32.1

10.6

十大(1921)

7.7

23.3

48.4

7.4

十一大(1922)

8.6

21.0

0

11.2

十二大(1923)

未统计

29.4

49.7

未统计

十三大(1924)

6.6

17.9

66.8

8.8


表2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
A. 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 B. 高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重视
C. 各阶层代表分布渐趋于均衡 D. 工农群众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26. 详细信息
爱因所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 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
B. 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C. 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D. 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27.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 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 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C. 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D. 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8. 详细信息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29. 详细信息
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30. 详细信息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31. 详细信息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 详细信息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33. 详细信息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34. 详细信息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35. 详细信息
(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②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③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④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6. 详细信息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37. 详细信息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A. 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 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 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38. 详细信息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39. 详细信息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0. 详细信息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41. 详细信息
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 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 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 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42. 详细信息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 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43. 详细信息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4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部中国语言史就是一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语言接触与交流的互动史。不同历史时期,汉语吸收的外来词呈现出不同的语源与特征。
材料 秦汉时期,流传下来较早的外来词语,如骆驼、胡瓜、葡萄、石榴等,以日常事物为主。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大量外来词语的佛教词汇传入中国,如阿弥陀佛、和尚、菩萨、瑜伽、因果、世界等。此外,还有西域植物、药物等,如苹果、橄榄、菠菜、甘草等。明末清初,在外来语中科技词汇占绝大多数,有130多种,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医学、地理、军事、政治等。如几何、地球、经度、仪器、对数、椭圆、面积、三角、机器、哲学、经济学、逻辑学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涉及政洽、经济、军事、科技、医药、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外来词,其数量和速度都前所未有。如公司、新闻、国会、贸易、铁路、法律、托拉斯、法西斯、来复枪、安培、卡通、华尔兹、酒吧、乌托邦、咖啡、星期、文凭、尼古丁、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纳粹等。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随处可见来自日语的汉字词以及从日语回流来的汉语词。如:干部、俱乐部、取缔、引渡、警察、财阀、特务、议院等。研究指出:“日语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很大,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主要来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前,除一些来自俄语的外来词外,基本没有更多的外来引进,如康拜因、喀秋莎、拖拉机等。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与娱乐的高速发展,中国又涌现出大量的外来词,包括越来越多的借形词。如艾滋病、托福、比萨、的士、迪斯科、霹雳舞、欧佩克、嬉皮士、卡拉OK、WTO等。
——摘编自史有为《汉语外来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大量外来词进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以来外来词呈现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3)有人认为,近年来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4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
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
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
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1917年

德国

天津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苏州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厦门日租界

1917年

德国

汉口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沙市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天津日租界

1917年

奥地利

天津奥租界

1945年

日本

福州日租界

1945年

意大利

天津意租界

1924年

俄国

天津俄租界

1945年

日本

汉口日租界

1945年

各国

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1925年

俄国

汉口俄租界

1943年

美国

上海美租界

1927年

英国

汉口英租界

1902年

美国

天津美租界

1945年

各国

上海公共租界

1927年

英国

九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上海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上海法租界

1929年

英国

镇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天津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天津法租界

1930年

英国

厦门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广州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汉口法租界

1931年

比利时

天津比租界

1945年

各国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46年

法国

广州法租界

1941年

日本

重庆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杭州日租界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6. 详细信息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爱国将领,但他的事迹在不同时期被给予了不同的对待。南宋封授忠臣烈士及其祠庙。元代没有因为岳飞非我族类就漠视、诋毁,前贤之后反而优待,对于岳飞后人也是如此。朱元璋本人就非常敬重岳飞,为他的事迹而落泪,曾亲自书写匾额“纯而不曲”,并下诏书曰:“岳飞仍称武穆。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1905年同盟会建立,因为岳飞反抗的金女真被满族人视为祖先,反清先驱即以岳飞等反抗异族的英雄为榜样,革命党人借机号召起义反清,皆以岳飞为精神领袖。民国时期,留洋归来的胡适开始为秦桧感到冤枉;“一二八”事变时,汪精卫曾与蒋介石争论秦桧是否为好人;抗战后,岳飞再度成为热点人物,激励着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飞的历史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扬岳虽是主流,批岳思潮出现且有发展态势。1951年,署名石英的《岳飞,他是对人民有罪的》一文中,说岳飞是封建奴才。1966年,在这个非常历史时期,岳飞难逃厄运,杭州岳王庙变成了“搜租院”,岳飞墓甚至被捣毁。1979年岳飞庙被重修,并镶嵌有岳飞手书“心昭天日”横匾。
——摘编自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岳飞历史地位变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