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欢口镇欢口初级中学2020-2021年初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受命清拆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奕山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 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好的好处。这个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A. 金田起义
B. 大败洋枪队
C. 天京事变
D. 太平军西征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敌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蔡锷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条款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的是( )
①赔款2100万元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增开通商口岸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
A.《铁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武昌起义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 ①④⑤③
B. ②④③⑤
C. ①④③⑤
D. ②①④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国民党 B.兴中会 C.强学会 D.共进会
1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与材料中意思一致的填正确,不符合材料意思的填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的填未涉及。
追逐世界潮流,倡导中国变革
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孙中山说:“我们现在改良政治,便不可学欧美从前的旧东西,要把欧美的政治情形竟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要学他们的最新发明,才能驾乎各国之上。”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倡导者和探索者( )
②李鸿章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本进行改革( )
③梁启超大力宣扬科教兴国。( )
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人的共同主张。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日迁都,三日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据所学知识,举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和实现“自强”的途径。
(3)材料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