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八年级期末专题训练(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4)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6)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10)孟子对“大丈夫”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 )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zhǔfù( )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 )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给加点的词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
差使(__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 lángjí (____________) zhǔfù (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惨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句话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与情感?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语段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 ②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③除此以外,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4.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
(2014年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字,常令老师们叫苦不迭。”
(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6亿人次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
(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
(2)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请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诗歌《饮酒(其五)》,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两处)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
(3)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4】(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5】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鱼,不翼而飞的海洋精灵
刘洁丽
(1)2012年10月,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刊登报告说,中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飞鱼化石,它的时间可追溯到约2.4亿年前,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2)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飞鱼生存到了今天。飞鱼是个大家族,在动物分类学上称为飞鱼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飞鱼长相奇特,身体近于圆筒形,稍稍侧扁,体型较小,大飞鱼可达45厘米左右,嘴巴短小,眼睛大。它们有非常发达的胸鳍,长度相当于身体的2/3,最长可达体长的3/4,并向后伸展到尾部。腹鳍也比较大,可以作为辅助滑翔用。尾鳍的下叶比上叶大且长。
(3)世界上著名的“飞鱼岛国”位于加勒比海东端的珊瑚岛国巴巴多斯,这里的飞鱼种类近100种,有的小飞鱼只有手掌大小,大的有2米多长。根据当地传说,大飞鱼能跃出水面约400米高,最远可以在空中一口气滑翔3000多米。
(4)小小的飞鱼真的能飞这么高、这么远吗?
(5)科学家们用摄影机揭示了飞鱼“飞行”的秘密,原来飞鱼并不是在“飞行”,只是滑翔而已,运用它的“飞行器”尾鳍奋力拨开海水实现起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以为是靠振动它那对又长又宽的胸鳍来飞行。
(6)飞鱼在起飞前,先在水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接近水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两侧,这时飞鱼就像一艘潜水艇,然后用强而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锯齿形的曲折水痕,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力,促使身体像箭一样破水而出,难以想象的是,飞鱼起飞的速度竟超过18米/秒。
(7)冲出水面后,飞鱼立即张开又长又宽的胸鳍,以大约15米/秒的速度滑翔飞行。凭借适当的海风条件,飞鱼能在距离水面四五米的空中飞行200—400米,这已经算是飞鱼很好的飞行成绩了。不过也有人曾在大西洋测得飞鱼最佳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所以,前文说飞鱼能飞3000多米显然是夸张的说法。
(8)飞鱼可做连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鳍又把身体推起来,继续短暂的滑翔飞行。跃出水面以后,飞鱼依然会像在水中那样摆动尾部,因此飞鱼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是呈“S”形的。
(9)那么飞鱼为何会飞出海面呢?是为了呼吸吗?
(10)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飞鱼跃出海面,大多数时候是为了逃避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飞鱼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的刺激时才会飞跃。海洋鱼类的大家庭并不总是平静的,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中小型鱼类,是鲨鱼、金枪鱼、剑鱼等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在这种生存竞争中,飞鱼就进化出这种巧妙的逃避敌害的技能:跃水飞翔,从而暂时离开危险的海域。
(11)然而,悲催的是,飞鱼这种“自卫”的方法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尽管它能成功逃脱海中天敌的袭击,却有时难逃海面上守株待兔的海鸟的侵袭,没办法,它又得重新钻回海中。飞鱼就是这样,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钻入海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逃避海里或空中的敌害。
(选自《科学大众》2014第九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本文采用_____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依次介绍了现今飞鱼的奇特长相、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条理清晰。
【2】飞鱼能飞和它的身体构造密不可分,请阅读第(5)至第(8)段,分析飞鱼是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在水面上飞行的?
【3】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
(1)不过也有人曾在大西洋测得飞鱼最佳的飞翔记录: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
(2)这时飞鱼就像一艘潜水艇,然后用强而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锯齿形的曲折水痕,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力,促使身体像箭一样破水而出。
【4】最后一段划线句中“并不是绝对安全的”,能否改成“并不是安全的”,为什么?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中
王玉昆
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雨已下了很久了。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快朵颐着。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不断工作的手上。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一声:“爸爸!”
⑤我愣了一下神,小男孩便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到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但我的笑里似乎少了什么。
⑥此时,小男孩又拉开厚厚的上衣拉链,拿出一小杯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极了。于是,他和自己的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深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⑦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⑧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恰恰地,我和这泱泱等车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得去分别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的最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⑨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卑微”的人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
⑩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们都笑了。
(摘自《做人与处世》)
【1】说说第③段中画直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文中第⑤段写到“我也忍不住笑了”,第⑩段又写到“我们都笑了”。谈谈你对“我”先后两次笑的理解。
【4】文中第⑧段写到“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5】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昆虫记》中写了许多昆虫,下面选项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 )
A.《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B.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C.条纹蜘蛛会自己选择或主动出击捕捉猎物。
【2】《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出两种昆虫的习性。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丧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夺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想逃遁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
请以“提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