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要去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址,那么应去
A. 浙江河姆渡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县 D. 西安半坡村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假如有一天你能进入时间隧道,在北京周口店遇见了山顶洞人,你可能认为山顶洞人
①长相像猿,非常丑陋
②会人工取火,比较先进
③爱美,会制作贝壳饰品
④生活集体是氏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5·湖南常德)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5·湖南衡阳)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4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是
A. 青铜器的使用 B. 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纺织业的发展 D. 改革的不断出现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在战国时期,群雄采取“合众势以攻一强”的策略。群雄“合纵”进攻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做好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是甲骨文。________(判断对错)
1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世袭制”。( )
14.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1046年,商周之间在牧野发生了一场生死大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臣”是谁?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什么建议?
(2)简述这个建议实施产生的影响。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材料二: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材料三: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西周这一重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说说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
(3)通过分封制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请你分析一下分封制它有哪些积极作用?后来西周还是灭亡了,它又有哪些消极作用?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三:如图(商鞅舌战群旧臣)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事件是在哪个国君在位时发生的?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有人认为,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县令必须经过商鞅任命,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这场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