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019年高一历史下半期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
A. 丝绸
B. 钟表
C. 象牙制品
D. 青铜器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一一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商业
D. 文教娱乐业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商业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上述决议相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的是(  )
A. 中山装 B. 列宁装 C. 长袍 D. 马褂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的是
A. 断发易服
B. 婚丧仪式简化
C. 穿着洋装
D. 白话文风行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 掠夺黄金 B. 掠夺原料 C. 开辟海外市场 D. 传播天主教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
A. 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 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 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 波罗的海区域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世纪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荷兰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A. 风力 B. 煤炭
C. 电力 D. 核能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方面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
A. 珍妮纺纱机
B. 水力织布机
C. 改良蒸汽机
D. 发电机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主要动力不同
B. 建筑材料不同
C. 机械特色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本茨在1886年独立制成,这部车的动力装置是
A. 汽油内燃机
B. 蒸汽机
C. 柴油内燃机
D. 发电机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他采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向国民解释作新政,争取支持。这种形式是
A.炉边谈话
B.国会演说
C.拟订法案
D.自由放任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
A. 《全国工业复兴法》
B. 《紧急银行法》
C. 《公平劳动标准法》
D. 《社会保险法》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 )
A.开发“新经济” B.发展第三产业
C.建立福利国家 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理论依据是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货币学派理论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C. 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 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使苏维埃政府在军事上的胜利得到保证
B.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有效措施
C. 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D.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建设
A. 重视发展轻工业
B. 农业和工业发展并重
C. 大力提倡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多种所有制并存
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进行工业体制改革
3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
31.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

3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