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2019年前半期)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江苏省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成功入选,隋炀帝除了是有名的暴君,其实他对中国历史有很大贡献,下列事件与隋炀帝有关的是:
①开凿的大运河
②创立了科举制
③出现了贞观之治
④金成公主入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最盛。”这种现象反映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中央集权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灌溉工具叫



A. 水车
B. 筒车
C. 秧马
D. 螺旋式水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 造纸术
B. 黄道婆发明的棉纺织技术
C. 活字印刷术
D. 火药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明太祖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B. 皇权的高度膨胀
C. 国家空前巩固
D. 边疆的防御功能的加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判断:她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的话反映了清朝政府的什么政策
A. 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B. 清朝统治十分巩固
C. 清朝商品经济的发达
D.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入山西,占领了太原。第二年,在山西设行中书省,这是山西建省的开端。行省制度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家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 两宋时期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B. 铁木真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C. 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D. 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 汉族与南诏
B. 汉族与回鹘
C. 汉族与鲜卑
D. 汉族与藏族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表中的资料,比较适宜的研究课题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A. 清朝的民族关系
B. 专制统治的加强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明清建筑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1)唐朝时期,西游天竺,促进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高僧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
(3)西藏在元代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________
(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17.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以下情景描述中,有四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 “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以上四则材料都与唐太宗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这位君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着怎样的品质?
(3)材料三涉及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材料四体现了他的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材料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何在?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