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半期期末语文在线测验完整版(2019-2020年辽宁省多校联盟)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谣言”属于多数人觉得无需定义便知道的概念。人们一般以为,谣言是人与人之间流传的未经核实的消息,即“传言”。其实,传媒专家对“什么是谣言”也无统一意见。他们大多数用“谣言”指不能尽快证实或无法证实的信息。这是因为许多被当成“谣言”的传言,后来都被证实或部分证实;那些未能证实的传言也不等于无中生有,只是缺乏确实信息才无法证实。
也有专家把谣言视为“宣传”的一个品种,而宣传,按社会科学泰斗哈罗德·拉斯韦尔的定义,是一种控制舆论的手段。还有专家建议,讨论谣言应区分“不准确的信息”和故意欺骗的“误导信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把不利言论都归为“故意欺骗的信息”。
对传媒研究来说,如何定义谣言或传言不是重点,因为研究谣言不是要找到可用来当作罪名的定义(如“欺骗”“污蔑”“破坏”),而是为了搞清传言的社会生成机制,它传播的究竟是怎样一种信息或知识。
最早关心谣言社会机制的心理学家威廉·斯登发现,当人们口耳相传故事时,越到信息链末端,故事越简短,最后成了一句概括语。斯登的学生戈登·奥尔波特,在与另一位心理学家约瑟夫·波兹曼合著的《谣言心理学》一书中,用实验证实了斯登的看法,经过五到六次口耳相传后,70%的最初叙述细节会丢失。他们还总结了传言的三个特点:单调,即细节的丢失;突出重点,即只挑某些细节来说;消化,即传谣者对信息的主观理解使消息发生变化。从传言发生机制看,大多数谣言只是传言,与处于传言链上的个人是否“恶毒”无关。
谣言与闲言碎语不同。罗伯特·克奈普在《谣言心理学》一文中,称谣言是“未经正式证实的公共言说”,“听上去可怕,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流,包括神话、传说和幽默玩笑”。就是不宜把谣言太当真,但应从它的“公共言说”上探寻为什么没得到“正式证实”的原因。
克奈普特别强调传言的“公共性”,认为传言是由于人们关心某一公共事件和出于某种大众心理传起来的。他把谣言归为三类:第一类是幻想,即白日梦。它能传播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希望,如日本油料短缺,所以二战快结束了。第二类是恐慌,是大家都害怕的事,如世界末日、食盐短缺。第三类是挑拔离间,如日裔美国人都是日本奸细。克奈普还指出,第一类是正面谣言,后两类是负面谣言,负面谣言比正面谣言更易传播。
社会心理学家玛丽安·艾茵姆在《葡萄藤式的知识:作为(知识) 探索的流言》一文中指出,传言是一种不同于“独语”的对话;“它不是某个人或权威在向相对陌生的公众灌输自己知识的那种报告或训话。传言发生在亲朋、邻居的熟人小圈子,所有参与者一起寻找某种知识。就此而言,它不是在讲课,而更像一个讨论班”。
艾茵姆还指出,人们传流言,总觉得新奇、有趣,但未必听过就相信,所以第一次从别人那里听到流言时往往会追问:“怎么知道的?”有人以为人们听到传言就会相信。其实,传言取信于人并没有这么简单。艾茵姆说,害怕流言惑众是因为不相信或低估民众对信息的思考力:一个人对传言感兴趣,往往是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事情可疑,想探求究竟,于是流言也就成为真实的“催化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科学泰斗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谣言是宣传的一个品种,是控制舆论的手段。
B.戈登·奥尔波特和约瑟夫·波兹曼对传言的社会生成机制做了研究,他们用实验证实了斯登的看法。
C.传言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往往会丟失许多细节或只剩某些细节。
D.有的科学家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流,谣言和幽默玩笑类似,不应该太认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公众对谣言的一般认识说起,引出专家对“什么是谣言”的各种解释。
B.文章从谣言的社会生成机制的角度,结合实例,阐释了谣言传播的特点。
C.谣言与闲言碎语不同,这从克奈普的观点“未经正式证实的公共言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D.文章引用艾茵姆的论述,指出传言并不易取信于人,具有消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媒专家们认为如何定义谣言或传言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对“什么是谣言”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B.不利的言论虽然不都是“故意欺骗的信息”,但它是负面的,容易引起恐慌,甚至达到挑拨离间的效果。
C.“受疫情影响,粮食短缺”的谣言,比“双黄连口服液可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谣言更易传播。
D.人们听到传言,觉得新奇、有趣,但不一定听了就相信,所以人们对信息有自己的思考力。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16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2、53 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所有中国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这标志着“北斗三号”核心星座部暑完成,并与服务于国内的“北斗号”、服务于亚洲的“北斗二号”联合组网,拉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精准服务的大幕。
“北斗三号”卫星“天团”里有3类队员,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园地球轨道卫星。24颗中国地球轨道卫星组成了北斗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周期均为24小时左右,从地面上看,其位置基本固定,因此它们主要用来提供固定区域的导航服务。而中国地球轨道卫星周期为12小时,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卫星对应的地面位置——“星下点”自西向东不断运动,可以覆盖全球,因此全球卫星导航功能,必须依靠这类卫星。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卫星定位系统的功能与系统中具有的卫星数量密切相关。下面是两个卫星数量统计表。

目前各卫星导航系统在轨工作卫星数量

GPS(美国)

31颗

GLONASS (俄罗斯)

24颗

BDS (中国北斗二号)

15颗

Galileo (欧洲)

19颗

QZSS (日本)

4颗

IRNSS (印度)

7颗

合计

100颗

注:数据截止2018年7月22日,不包含测试和备份不工作卫星。



(注)数据截止至2019年6月末
材料三:
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是中国“北斗”的独创,不仅用户可以向卫星发送短报文,“北斗”也可以将用户的信息发送出去,在实际运用中将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北斗三号”就此发展了搜救功能,并加入了国际海事搜救组织。
以往的卫星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卫星:二是地面站:三是终端,比如手机。
“北斗三号”的星间链路实现了卫星和卫星之间的连接,形成了一个卫星网络。如果某些地面站发生了摧毁性损失,可以用星间链路来实现卫星的自主运行,提升了系统的稳健性。
现在手机的普通卫星定位,仅依靠接收卫星的单一信号进行,精度在5-10米。而“北斗”的一张网定位是先将多座基站接收的多种卫星信号传输到数据中心综合处理,消除各种误差,可使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和厘米级。
“北斗”系统装备的高精度氢原子钟原计划从瑞士进口,但最终实现了自制。“北斗”是一个100%国产化的独立自主的系统。它不依赖任何别的系统而独立运行,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现在,“北斗”已在交通、农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运输领域是北斗规模化应用的重点区域。小到自主泊车,大到智慧港口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都“嵌入”了北斗高精度设备。北斗导航使农业更“智慧”。采用北斗自动驾驶设备的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可以使播种均匀,省时高效。人们还可以使用北斗报灾终端机接收北斗发送的灾害预警信息;或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应急求救。如今“北斗”正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燃气巡检用上北斗定位实时监测;居家养老装上户外北斗卫星救助警报器;利用基于北斗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全程监管废弃油脂......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北斗”还将进一-步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北斗”系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三号”中有3类卫星,第52、53颗是中国地球轨道卫星。
B.“北斗二号”开发了接收并发出短报文功能,可将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
C.“北斗”可综合处理多种卫星信号,消除误差,提升定位精度。
D.“北斗”可以发挥导航、搜救、预警、监测等功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地球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因而可以覆蓝全球,是实现全球导航的核心。
B.2018年7月,中国的卫星定位系统功能已进入世界前列,已工作的卫星数量位居世界第四。
C.相对于GPS, “北斗系统”起步较晚,近两年,GPS 虽也呈上升趋势,但已被“北斗”超越。
D.“北斗”已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还将进一步与5C、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3】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新突破。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捉弄
契诃夫
一个晴朗的冬日中午,严寒,冻得树喀喀作响。娜坚卡①挽着我的胳膊,两鬓的卷发、嘴上的茸毛上,蒙着薄薄的银霜。我们站在高山上。从脚下到平地伸展着一溜斜坡,雪坡在阳光的照耀下,镜子一样闪闪发光。我们身边,放着小小的轻便雪橇。
“我们一块儿滑下去,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我央求,“只滑一次!我保证:不会伤一根毫毛。”
可是娜坚卡害怕。从她那小小的胶皮套鞋到冰山脚下这段距离,在她看来像深不可测的地穴。我刚邀她坐上雪橇,她往下一看,倒抽一口冷气,连呼吸都停了。要是她当真飞向深渊会怎祥?她会吓死的,吓疯的。
“求求您!”我又说,“不要害怕!您要明白,您这是缺少毅力,胆怯!”
娜坚卡最后让步了,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是冒着生命危险让步的。我扶她坐到小雪橇上,搂着这个脸色苍白、浑身打颤的姑娘,跟她跌进深渊。
雪橇飞去,劈开的空气迎面袭来,在耳衅怒吼,凶狠地撕扯着衣帽,刀割般刺痛脸颊。风的压力下,几乎难以呼吸。像魔鬼用铁爪把我们紧紧抓住,咆哮着要把我们拖进地狱。周围的景物汇成一条长长的忽闪而过的带子……再过一秒钟,就要粉身碎骨了!
“我爱你,娜佳!”我小声说。
雪橇越来越平缓,风的吼声和滑木的沙沙声已不那么可怕,呼吸也不再困难,终于到了山脚。娜坚卡已经半死不活,脸色煞白,奄奄一息……我帮她站起来。
“说什么也不滑了,”她睁大恐惧的眼睛望着我,“一辈子也不滑了!”
一会儿,她回过神来,眼睛探察我:那句话是我说的,还是旋风的呼啸中她的幻听?我呢,专心致志地检查手套。
她挽起我的胳膊,在山下又玩了好久。那个谜显然搅得她心绪不宁。那句话是说了吗?说了还是没说?这可是一个有关她的自尊心、名誉、生命和幸福的问题,世界上头等重要的问题。娜坚卡不耐烦地、忧郁地打量我的脸,胡乱回答我的问话,等着我再说出那句话。啊,这张可爱的脸上,表情是多么丰富呀!我看得出来,她在竭力控制自己,她想说点什么,提个什么问题,但她找不到词句,她感到别扭,可怕……
“您知道吗?”她说,眼睛没有看我。
“什么?”
“我们再……再滑一次。”
于是我们拾级而上。我再一次扶着脸色苍白、浑身打颤的她坐上雪橇,再一次飞向恐怖的深渊,再一次听到风的呼啸、滑木的沙沙声,在雪橇飞得最快、风声最大的当儿,我再一次小声说:
“我爱你,娜佳!”
雪橇终于停住。娜坚卡立即回头看我们刚刚滑下的山坡,随后久久地审视我的脸, 倾听我那无动于衷、毫无热情的声音,于是她整个人,浑身上下,连她的皮手笼和围巾、帽子在内,无不流露出极度的困惑。她的脸上分明写着:
“怎么回事?那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是他,还是我听错了?”
这弄得她心神不定,失去耐心。可怜的姑娘不回答我的问话;愁眉苦脸,就要哭出来了。
“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
“可是……我喜欢这样滑雪,”她涨红着脸说,“我们再滑一次好吗?”
虽说她“喜欢”这样滑雪,可是,当她坐上雪橇时,依旧脸色苍白,吓得透不过气来,浑身直打哆嗦。
我们第三次飞身滑下。她一直盯着我的脸,注视着我的嘴唇。可是我用围巾挡住嘴,咳嗽一声,滑到半山腰时,我又小声说道:“我爱你,娜佳!"
谜依旧是谜!娜坚卡默默不语,想着心事……我从冰场把她送回家,她尽量不出声地走,放慢脚步,一直期待我会再说那句话。看得出,她内心怎样受着煎熬,又怎样竭力克制自己,免得说出:“这句话不可能是风说的!我也不希望是风说的!"
第二天上午,我收到一张便条:“如果您今天还去冰场,请顺便来叫我一声。娜。”从此,我们几乎天天去滑雪。当滑下坡时,每一次我都小声说:“我爱你,娜佳!”。
很快娜坚卡对这句话听上瘾了,就像喝酒、服吗啡一样上瘾。现在缺了这句话她就没法生活。当然,从山顶滑下依旧令人胆战心惊,可是此刻的恐惧,反给那句话平添一种特殊的魅力,尽管这句话依旧是个谜,依旧折磨着她的心。我和风究竟谁向她诉说爱情,她不知道,后来她显然不在乎了——喝醉了就成, 管它用什么杯子喝呢!
早春三月已来临……我们也不再去滑雪。而我正要动身去彼得堡——要去很久,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娜坚卡已出嫁,已有了三个孩子。当年,我们一块儿滑雪,风送到她耳畔一句话:“我爱你,娜佳!”这段回忆是永生难忘的。对她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动人、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我也上了年纪,已经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说了那句话,为什么要捉弄她……
①娜坚卡,娜佳,均为娜杰日达的小名。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捉弄”展现环境,塑造人物,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审视和思考。
B.小说开头描写景物和描写人物相交融,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做了准备。
C.娜坚卡渴望爱情,但又不敢大胆表白,她想知道准确的答案,但又害怕希望破灭,最终没能得到向往的幸福。
D.作者对“我”捉弄娜坚卡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结尾段表明了“我”的深刻歉意和内疚。
【2】小说中多次出现“我爱你,娜佳!”及相关故事场景,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庞行者不得往来盛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圣俞卒。
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自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
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日:“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列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三年冬,袷于太庙,御史大夫韩绛言:“天子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某为宜。”亦不报。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薄,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暑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谬,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
B.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准耶/何致客之多也/
C.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
D.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亥,是用干支记录日序,六十天为一个周期,循环记录。
B.公,是封建时代的爵位等级,文中王文康的爵位是最高等。
C.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D.员外郎,官名,是尚书省二十四司中各司的副主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俞的诗经历了一个由追求清丽、恣肆平淡,而涵容深邃,偶尔雕琢,而后气势充沛、笔法苍遒的过程。
B.圣俞的文章不像唐代那些号称诗人之人的文难之风,既不怪僻拘泥,又不狭隘浅陋。
C.圣俞不得志时,对事物有所嘲讽,都借助诗歌表现,可见其无奈与玩世不恭。
D.圣俞得以编修《唐书》,缘于其呈送自已编撰的《唐载》对旧史缺漏和锴误的补充与纠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
(2)天子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某为宜。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梧桐
(南北朝)沈约
秋还遽已落,春晓犹未荑。
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珪
夜坐
(宋)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①周成王年幼继位,与胞弟叔虞玩耍时,把桐叶剪成了珪形,说“余以此封汝”;摄政王周公旦听说后提醒成王,要言出必行;成王于是履行诺言封叔虞于唐。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梧桐》首句以一“遽” 字,写出了梧桐在秋天来临时树叶急速飘落的特点。
B.《夜坐》以“庭户无人”“月明”“清气”等意象,烘托出秋夜的寂静与清冷。
C.《咏梧桐》描写梧桐秋凋春发的场景,仅用寥寥数语,却能于平易简淡中见深意。
D.《夜坐》写景抒情,天然妙合,表现了诗人静夜独坐的见闻与感受,意境深远。
【2】两首诗三、四句都写到了梧桐,但使用的手法与表达的情思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2)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一个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甲]( )。就是说:“[乙]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 ) 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 )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 )作者的本意。”[乙]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与今天相隔较远,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意旨。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_“识字”,[丙]正确理解字义、[丁]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知人论世 不能 而 预测
B.以意逆志 不是 但 推测
C.知人论世 不是 但 预测
D.以意逆志 不能 而 推测
【2】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B.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C.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意旨。
D.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意旨。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文学和读者们争论不休。我们固然能从《罪与罚》《复活》等小说里看到深邃的思想,而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福尔摩斯探险案》里,似乎只看得到精彩的故事。我们不妨说,有的作品以思想为目的,有的作品不以思想为目的,但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②_________,是自觉的。这样的作品,或给人哲理,或发人深省,总是让我们在故事之外,再品味出一些更深长的意境来。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小说最初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当时的作者满足于讲述技艺的精彩,后来小说逐渐发展成熟,开始追求深度和高度。③______,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置身下列情境,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按要求分别从三位老师的角度解答。前两处不超过50字,第三处不超过15字。
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小明同学发现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些节气是相对的,如小暑和大暑、小雪和大雪、小寒和大寒。然而,也有例外,这就是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这是为什么呢?小明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请教老师。
①地理老师从农作物生长的角度解释了小满得名的原因,他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老师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他说:“______________。”
③语文老师一言以蔽之:“________。” (填成语、熟语或诗句或名言)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中考改革新方案。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将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为100分。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基于以上材料,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作为云南省教育厅负责人,写一篇新方案说明会上的发言稿。
②作为《中国教育报》记者,写一篇新闻评论。
③作为女排运动员朱婷,发博客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作为初中班主任,写一篇班会上的发言稿。
⑤作为初中学生,得知新方案内容后,写一篇日记。
⑥作为初中生家长,在省教育厅网站上留言,表达对新方案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