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上半年期末联考七年级历史考题同步训练(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 )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工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中记载的这段文字最早可能反映的是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炎黄时期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后期
D.21世纪前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私。”我国从“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私”是从谁开始的?
A.禹
B.启
C.纣王
D.汤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将其作为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带着全体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中华世纪鼎”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你认为这个“鼎”所表达的含义是
A.祭祀用品
B.王权的象征
C.团结、协作精神
D.称霸世界的愿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所实行的制度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东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都江堰南桥楹联》),下列对于都江堰叙述错误的是
A.修建于战国时期
B.由李春主持修建
C.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D.该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关于农民起义叙述正确的是
A.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B.刘邦率领农民军,歼灭了秦军主力
C.黄巾起义发生在西汉末年
D.黄巾军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书记载:御史大夫“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在汉朝时,和“风霜之吏”拥有相似权力的官职是
A.太尉
B.刺史
C.丞相
D.军机大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习.平总书记提出“一带--路”的战略,“一路”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汉朝时期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A.非洲东海岸
B.欧洲
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D.拉丁美洲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们可以从中查阅的史实有
A.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B.河姆渡人会使用磨制石器
C.秦朝建立
D.班超经营西域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域是中国古代对今新疆地区和更西地方的-个总称,西域很早就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下列时期中,没有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的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反映了
A. 汉景帝以民为主
B. 汉代农业生产水平发达
C. 统治者重农抑商
D. 统治者提倡节俭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列选项中对该首词所反映的战争描述正确的是
A.曹操和袁绍在赤壁展开激战
B.为首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曹操大败孙刘联军
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 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C.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政权中,曾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不利于民族融合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湖南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小明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这一句就是
A.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我们可以通过查阅《齐民要术》了解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C.顾恺之制定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王国维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1)材料中的“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什么举措?在治理国家方而,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三概括“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为维系社会秩序,同时期的荀子还提出了什么主张?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指的是秦始皇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便利政令下达、文化交流,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实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材料中“汉有叛国”是因为汉朝初年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变更制度”是采纳了谁的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4)秦始皇汉武帝在政治制度上采取各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的改革,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新的阶级由此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它们”指的是什么?又促使了什么新兴阶级的产生?
(2)在一系列变革浪潮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是一场成功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什么?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什么?
(3)前秦土崩瓦解后,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魏主独具慧眼,进行改革。此处提到的魏主指的是谁?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中“正音”指的是什么其改革在民族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上述两次变法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谈一谈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