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年高一后半期历史月考测验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在西周属于具有“合法性”的是
① 楚王问鼎
②晋文公征收鱼盐之税
③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④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世官制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 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 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C. 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D. 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每一朝代制度都是在前朝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下面关于西汉的政权建设,能体现制度创新
A. 郡县制 B. 刺史制 C. 皇帝制 D. 丞相制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 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 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 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 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述职(拟皇帝旨意)——过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 加强君权 B. 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 D. 削弱相权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 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 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D. 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下列内容不能直接作为这一论点依据的是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 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 “致远”舰 B. “定远”舰 C. “靖远”舰 D. “经远”舰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其排列顺序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第一年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以次类推相配排列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就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试推算,中国近代史上“庚子赔款”的“庚子年”是公历哪一年
A. 1895年 B. 1898年 C. 1900年 D. 1901年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
A. 邓世昌 B. 李宗仁 C. 徐骧 D. 张自忠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上曾用过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皇帝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那一年,若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为
A. 民国20年 B. 民国19年
C. 民国25年 D. 民国26年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图所示反映了

A. 旅顺大屠杀 B. 九一八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八一三事变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 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一封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营待命。”该电文发生在
A. 八一三事变后 B. 七七事变后
C. 百团大战中 D. 九一八事变后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加试题)《二十二》是讲述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它不讲述历史,凭借着强大的“自来水”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
A. 亲历者的记录一定是准确可信的
B. 文学色彩太浓不具备史料价值
C. 因为是电影,所以毫无史料价值
D. 现存慰安妇的讲述是研究日本侵华的第一手史料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王朝的推翻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清帝退位
30. 详细信息
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战国形势图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左图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依据右图,从区域分布和对象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秦朝加强了对其的控制。
(3)据材料三两幅地图,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31. 详细信息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
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根据所学谈谈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