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题(河南省许昌市)

1. 详细信息
下列问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散漫/散落 煞白/大煞风景 暗中作梗/中规中矩
B. 干涸/禁锢 抽搐/养精蓄锐 力挽狂澜/五彩斑斓
C. 渐染/日渐 旋风/旋转乾坤 沐猴而冠/名冠全球
D. 纰漏/毗邻 盘踞/前倨后恭 蜚声文坛/斐然可观
2.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通揖 陷阱 跷跷板 开诚布公 共商国是
B. 寒喧 呕歌 抱佛脚 以逸待劳 贪赃枉法
C. 绸缎 雄辩 画外音 病人膏肓 再接再厉
D. 孱弱 婵联 干燥剂 鬼斧神工 经纶世务
3.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
(1)辗转反侧,________。(《诗经》)
(2)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是:“怡然不动,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4)在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感情往往是含蓄蕴藉的。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 ,_____"用双关的手法,含蓄表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 ” 借两个地名暗示形势的险恶和自身境况的危苦。
4.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住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宋江 虎妞 孙悟空
5.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模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__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__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6.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 -10)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节目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经播出,快速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大家在议论节目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节目内容后面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一部电影火了——《流浪地球》;一首歌热了—— 《我和我的祖国》;大到博物馆里熙熙攘攘,民俗活动热热阐闹;小到家门口的春联福字,街道上的大红灯笼。春节期间,各种文化元素,或时尚或传统,时时处处,伴随着人们欢度新年。
节日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国人的精神追求日益增长,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节日的重要角色。而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犹如一条来自远古,经过现在,而又流向来来的河。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材料三部分文化节目的图标。(见下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分析村料三的几个图标,写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
(3)请介绍材料三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的构图要素,并提示其含义。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花开的声音
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
“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
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她不再说话了。
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
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13作者:万吉星有改动)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画线句子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
【3】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
【4】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够了,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文学作品对语言的不讲究。加上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书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者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功力的高低和语言风格的取向。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具有了某种人格化的特质。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塑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整个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好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眦、瞋、眴、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就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
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语言上没有这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朱中原 2017年08月04日24版有删改)
【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结合作者观点,写出一个用“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的例子,使其作为本文的一个论据。
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归云归而岩穴暝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B. 秀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 景四时之景不同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D. 负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2】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语段(一)第二段太守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4】语段(一)(二)都写了滁州四时之景,它们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
10.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11. 详细信息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也是一束阳光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由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眼,等我赚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翁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惜?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同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