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期一轮复习考试历史试卷在线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按族聚居于城邑是先秦主要的生产、生活形态。但到战国中后期,社会上频繁出现离开城邑而居于郊野的“赘婿后父”,赘婿即已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这种现象折射出
A.宗族观念在战国时逐渐消亡 B.土地制度和宗法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C.分封制已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D.当时的婚姻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比较分析下而两幅地图(见如图),据此可以推知,秦朝

A.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B.清除了地方割据因素
C.废除了王位世袭制 D.奠定了近代疆域基础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多通过察举推荐或对策选用监察官。西汉公孙弘在元光五年举行 的策试中取得第一,后迁御史大夫。北魏时期规定从对策高第者中选任御史。隋唐至明清多 注重选用进士作为监察官。古代统治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官僚队伍具有优秀政治品德 B.丰富封建官僚队伍的从政经历
C.确保监察队伍具备较高文化素质 D.维护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威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很大变化。据下表可知明清政治制度演进的特征是

时期

职位

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

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A.政府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相权地位得到日益巩固 D.内阁形成独大局面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方议定海关税则,将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确定下来,清政府也 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谈判代表却认为 谈判取得重大胜利。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谈判代表好大喜功 B.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国人缺乏主权意识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鸿章签订《中法新约》的时候,与法国公使多次面谈,逐字确定,如光绪十一年的电稿中提及:“第二条拟改‘法国亦任听越南与中国往来无致有伤损中国威望体面之举’仅去‘照旧’二 字,第五条‘再行明订其他’句下删去‘通商码头之数若干’,第六条‘减少’仍改作‘较减’。”从国家观念这一层面来看,条约的签订
A.具有初步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B.充分暴露晚清政府的腐败
C.折射出士大夫传统的天下观 D.揭开了洋务外交的新局面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5年,唐景崧主张通过国际公法力主废约保台,“公法会通第二百八十六章有云,割地须商居民,能顺从与否。又云,民必顺从,方得视为易主等语。务求废约,请诸国公议,派兵轮相 助,并求皇上一言以慰众志而遏乱萌”。这反映了
A.国际公法有公平正义性 B.武力保卫台湾的主张
C.民意可使台湾不被割占 D.“以夷制夷”的策略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八国联军人京之时,京官朝贵中众多人“相率户前挂某某国顺民旗",”鼓乐燃爆竹,具羊酒以迎师”。这种景象反映出
A.清朝勋贵集团道德沦丧 B.民族抵抗意识丧失殆尽
C.振兴军备成为当务之急 D.改革科举制度十分必要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认为:“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避免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孙中山提出策略是
A.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 B.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C.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D.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功臣蔡济民先生七言律诗《书愤》:"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来假共和。同仇或被金钱魅,异日谁怜种族亡?回忆满清渐愧死,我从何处学佯狂。”该诗
A.揭露了辛亥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B.控诉袁世凯对革命果实的窃取
C.表达了国人对国家前途的迷茫 D.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根本原因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政治的贵族特征很早就显示出对于法律专门知识的需求,各类高级行政官必须精通法 律。由于专职法学界人士的努力,罗马才有了古代世界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法律体 系。这说明
A.罗马法有待于不断完善 B.法学者推动罗马法发展
C.罗马政治贵族特征明显 D.罗马法缺乏理性的精神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不同,雅典城邦是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 团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这体现了,古代雅典
A.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 B.有更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
C.法律更能体现正义与理性 D.公民都有较高的法律素养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学者指出:“英国立宪主义在保留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汲取了英伦政治传统里崇尚调和、宽 容、妥协的精神。兼顾了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平衡,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与制宪的二元张 力性的对峙,并把君主的专断权力放到了议会为主体的不成文的宪法的笼子里。”这反映君 主立宪制为
A.英国开创温和方式实现制度剧变模式 B.社会转型提供了有效的政治经验
C.专制王权挑战英国历史文化埋下隐患 D.英国避免了任何形式的暴力内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载,英国“光荣革命”后继任国王的威廉三世曾行使过五次对议会的否决权,此后的安 妮女王仅于1707年行使过对议会的否决权,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对议会行使否决权的 君主。这反映出英国
A.国王丧失了行政权力 B.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
C.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D.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
15. 详细信息
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 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制度,确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虽然科举制存在诸 多不足之处,但是科举制度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 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影响巨大。钱穆更是将它与大一统并称为中国历史演进的三级: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 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惟其如此,考试与钱选,遂为维 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 考试与吏部之铅选是问,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所不能摇,宰相所不 能动者。”
—摘编自王志安《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新探》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科举制积极作用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西方法律文化是世界法律发展史浩瀚大海的两支主流。从东西方法律文化的起源来看,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即已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各种行为规则与典章制度,战国时中国封建 法形成之时,西方法律文化才刚起步,古希腊奴隶制民主色彩的宪法制度以及自然法理论, 承前启后的罗马法,为后世西方法律文化奠定了基础。从法律指导思想来看,中国奉行礼治主义法律原则,将刑德并用、礼法相成而治国作为法律发展的理论基础;希腊法律文化具有民主开放自由理性的特征,成为西方法理学发展的起点;罗马法表现出强烈的法律实用主义精神,成为保障商品经济活动的强烈工具。从法律特色来看,中国的法律具有典型的专制主义色彩,表现为维护君主权威、严格维护等级制度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则在“公法”“宪法”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形成了维护奴隶制共和政体的法律制度;罗马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强调罗马法适用上的统一性,形成了侧重于调整具体社会关系的“司法” “民法”体系。
——摘编自罗晓曦《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一个武化的时代,其起点是湘军的崛起。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已在乡文人, 一无凭借,居然能号召乡人组织湘军,与太平军周旋千里,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 颇有前所未有的特色。清延历来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但在1864年,10名总督 中,旗员只有3人,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 尚书、侍郎、提督者有数十人之多。湘淮两系已掌握了足够的权利动员外省资源,不必仰仗 中央的授权。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等
材料二 庚子前后,列强的肆意侵略,清政府的腐朽与专制,刺激着正在成长的新知识阶层。这 一时期,西方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学说广泛传播,新知识分子的近代主体意识日渐形 成。他们觉悟到20世纪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国必“为各国竞争中心点”,要想改变 这种状态,须“倡起尚武之风习,养成军人之资格”,以同仇敌,汽之气推翻清政府来拯救国家 与民族。留日学生“多有舍学校而入行伍者”,改变了昔日“不与军人为伍”的心态,甚至组 织尚武社团、进行暗杀活动。
——摘编自忻平、赵泉民《论辛亥革命时期新知识阶层的尚武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文人尚武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新知识阶层尚武精神的特点,并做简要评价。
1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自16世纪起就实行由国王任命的治安法官主导下的法治型地方自治,行政只是治 安法官的一种附属职能。19世纪30年代,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地方治安交给了警察部 门,司法由改组后的统一法院承担,地方行政交给了新建的地方政府。1835年,《市政法案》 出台,确立了地方共同体自治原则,地方事务由全体地方居民自主决定,建立经选举产生的 地方议会。根据工作需要,议会下设各种委员会,为民众提供生活安全保护、教育卫生服务, 办理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务、商业贸易等事务。
——摘编自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地方自治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