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05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朝前期龟甲占卜所问,巨细靡遗,包括祭典任免征伐等大事公事,及疾病生育等小事私事;而后期则仅及于祭祀田猎征伐等例行公事大事。前期由贞人选卜问内容,宣布占卜结果;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己判断吉凶。这反映出商朝
A.神权与王权共治的特点 B.封建迷信观念占统治地位
C.王权的地位在逐渐上升 D.神权与王权矛盾日益激化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的服饰色彩一反唐代浓艳鲜丽之色,形成了淡雅恬静之风,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朝服仍重视旧有传统的基础上,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也更多、更加严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理学影响社会审美 B.商品经济异常活跃
C.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D.等级制度十分严密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满蒙联姻是清朝皇族的传统,据清皇家族谱《玉牒》记载,有清一代,满蒙联姻超过500次;《宗人府则例》载,满蒙贵族需定时上报符合条件的子弟信息,面呈皇帝指婚。这说明清朝
A.满蒙子弟婚姻需经宗人府批准 B.延续前代民族和亲政策
C.以联姻方式促进各民族的融合 D.通过联姻加强政权认同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对如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晚清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逆差地位
B.中国经济游走于世界市场的边缘之外
C.中国商品整体上缺乏有效国际竞争力
D.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加快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无亡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
A. 舆论宣传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进程
B. 五四运动是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
C. 报刊宣传有利于民族进一步觉醒
D. 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3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运用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这些原则时,不能只停留在发动群众运动的层面,要做到“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表明
A.群众路线是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 B.群众路线在延安整风中得到实践
C.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D.毛.泽东思想已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1954年初缪印堂所做的漫画《敬祝进步》。作者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1954年:“你好啊!我(今年)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该漫画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胜利 B.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
C.人民群众参与工业化的建设热情 D.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初步实现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关于古希腊官员任职资格审查的案例。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案例1

被告因曾在三十僭主的骑兵队中服役,没有出任议员的资格

案例2

被告被指控在三十僭主时期参与了颠覆民主政体的活动,不能出任执政官

案例3

被告在三十僭主乱政时逃离了雅典,没有和雅典民众一起抵制僭主的暴力,没有出任议事会议员的资格



A.强化民众责任意识 B.重视官员政治立场
C.培育官员权利观念 D.民主主体范围狭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意志代替他自己自私的个别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
A.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 B.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
C.对自由意志的尖锐批判 D.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在实施“四五”计划期间(1946—1950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西方舆论断言的“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不攻自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苏联“斯大林模式”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D.美苏争霸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题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IBM前副总裁拉尔夫·戈莫里说:“在这个全球化的崭新时代,公司利益和国家利益早已分道扬镳。与过去相比,对美国全球性企业有利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民而言,已经未见得是什么好事了。”拉尔夫·戈莫里指出经济全球化
A.使美国国家职能面临新挑战 B.受到原主要推动者的阻力
C.违背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D.不利于美国经济长远发展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受战败的刺激,国人东渡留学的热情高涨。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开启了留日教育的闸门,地方督抚率先派遣了留日学生。维新运动时期,留学生作为新的社会群体有了崭新的形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强调教育要传授中国传统之学,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之不足,这受到清政府的赞赏并广为刊布。后留学日本成为时代潮流,带动了晚清留学教育的风起云涌。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成为中国“存亡绝续”所仰赖的力量。
——摘编自刘晓琴《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
材料二

——摘编自孙璐《民国初年中国留学生群体考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周尚文《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群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形成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留学潮”的认识。
1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发展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这样,政治制度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照搬照抄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吸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好是坏、是优是劣,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不能有意无意地以西方的评判标准来评判本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黄小钫《坚定中国政治制度自信》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5. 详细信息
材料 宋代荒政变革表现在参与主体的变革、荒政机构的变革、荒政制度的变革。具体说是宋代改变了以往由皇帝和贵族官僚作为荒政执行主体的状况,而利用政府行政权力将文人士大夫阶层、富民阶层、僧侣阶层等群体纳入荒政执行者的行列,分担政府荒政职能。另外,宋代首次出现了诸如居养机构、医赈机构、慈幼机构、助葬机构等长期具体执行政府荒政职能之机构。这些在宋代发生的变化不仅扩展了“荒政”的概念,更是宋代荒政发生变革之有力证据。
——摘编自傅振宇《宋代荒政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荒政变革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荒政变革的特点及影响。
1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非战公约》包括序言和正文3条。在第1条中,缔约各国郑重声明: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2条规定: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第3条是规定程序问题。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战公约》的历史影响。
17.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日)平川祜弘《利玛窦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传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