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9年九年级上半期历史中考模拟无纸试卷

1. 详细信息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 详细信息
1973 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 、绾(指王绾) ,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 ) ,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统一了度量衡 ③用楷书书写 ④确立了皇帝称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详细信息
下列地图所示的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4. 详细信息
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商朝、秦朝、三国
B. 春秋、战国、隋朝
C. 商朝、秦朝、唐朝
D. 春秋、战国、三国
5. 详细信息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个中国古代重大工程搭配最合适?
A.都江堰 B.秦长城
C.隋运河 D.赵州桥
6. 详细信息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不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D.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7. 详细信息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 “重本抑末”政策 B. 汉化政策
C. 闭关锁国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8.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9. 详细信息
(题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10.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 详细信息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胜利进军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12. 详细信息
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13. 详细信息
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 ②④①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②③①
14. 详细信息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 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5. 详细信息
1972年3月6日,一组非常新颖别致的图案出现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组图片传递的信息是(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缓和并走向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 详细信息
下面的年代尺所反映的主题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D.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7. 详细信息
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一国两制”的实施
C. 浦东新区的带动
D. 地理环境优越
18. 详细信息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欧洲中世纪时代特征的史实是
A.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
B. 伊斯兰教盛行
C. 封臣表示对封君效忠
D. 基督教会对文化绝对控制
19. 详细信息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A. 民主科学精神
B. 生物进化理论
C. 自由平等思想
D. 人文主义精神
20. 详细信息
何汉文在《俄国史》中说:“大改革之结果,俄罗斯已打破封建专制之农业社会状态,而转入民主化之资本主义社会,贵族没落而新生之资产阶级抬头,由贵族地主阶级之独占垄断,而趋于劳资阶级之分化。”这次“大改革”是指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叶卡捷琳娜改革
D.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 详细信息
对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美国崛起之路(部分)
A. ①——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共和政体
B. ②——召开制宪会议,宣告了美国的成立
C. ③——内战宣告结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
22. 详细信息
1942年1月1日,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包括其余的22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自此以后,“联合国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这里的“联合国家”指的是
A. 国际联盟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联合国
D. 欧洲联盟
23. 详细信息
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作出了重新安排,确立了新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B. 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 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D.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24. 详细信息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美国独霸世界
B. “一超多强”
C. 多极化趋势
D. 冷战政策
25. 详细信息
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②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加强
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盛世局面

统治者

相关史料

汉朝

汉文帝汉景帝


材料一 赞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廉,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 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播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量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
—《中国史纲要(增订本)》

唐朝

贞观之治


材料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唐玄宗


材料四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梁启超曾提出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在五四运动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

(3)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这一观点。
2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公元1300-1820年中国和西欧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500年到1820年西欧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些史实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强攻”的办法是什么?面对失败,他是如何“改变”的?
(3)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是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