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在线练习(2019-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A.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如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 金田起义
B. 洪秀全
C. “扶清灭洋”
D. 《天朝田亩制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 盲目排外 B. 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 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 帝制复辟
B. 军阀混战
C. 日本侵华
D. 东北易帜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 原因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 爱国主义精神 B. 民主科学精神
C. 民主法治精神 D. 民主革命精神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为中共的成立作了
A.阶级基础 B.思想基础 C.组织基础 D.政治基础
1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去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所指为何?“曾姓时髦郎中”所开“洋务清火汤”的主药是什么?服若干剂未见转机的原因是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制度层面是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