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陵中学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初三上册期中化学题带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
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将两支相同的电极分别插入注射器筒内,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要保持一致
C.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1/2
D.将注射器取出翻转,顶端靠近酒精灯火焰,慢慢推动活塞检验气体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对应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可制成电光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①O2、Mg、S、HgO;②Fe3O4、CuSO4、P2O5、H2O;③液氧、海水、石灰水、空气。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Mg、H2O、空气 B.HgO、CuSO4、液氧
C.S、CuSO4、液氧 D.HgO、P2O5、海水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③“Fe3+”中,“3”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⑤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存在差异
A.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⑤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空气中分离出 X和O2 是分解反应
B. X和H2 转化成NH3 的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 CH4 在该流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CH4 在O2 中燃烧为转化提供能量,同时为合成提供原料
D.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丁是该反应中的反应物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44:27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 48:23
D.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 填空题 详细信息
Ⅰ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给定化合价的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单质______;金属氧化物____。
(2)找规律,填空:
①化合价:HNO3、NO2、NaNO2、NO、_____(写一氧化物的化学式)。
②已知物质间转化关系:H2O2→H2O→_____(填化学式)→P2O5。
Ⅱ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X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
(2)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种元素。X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的_____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编号)。B、D两种粒子形成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1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一)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并举,是科学利用水的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用洗菜水冲厕所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 程度最高的是_____。
(二)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不溶性杂质,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是水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12.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空气污染,对红磷燃烧实验的改进如图所示(双口瓶的夹持装置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编号)。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③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K1、K4,打开K2、K3,待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K1、K4,关闭K2、K3,此时打开K1的目的是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

①图1中,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_(填“大”或“小”)。
②图2中,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乙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
13.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

Ⅰ教材用如图Ⅰ所示实验介绍这一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时要把木炭烘干并磨成粉末,再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把木炭制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
②在将混合好的粉末装入试管前,应先______,然后装入药品;
③实验完毕时要先撤出导气管的原因是_____。
Ⅱ(知识回顾)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此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
②图Ⅰ中实验现象为_____;
A 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B 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①中生成红色的铜 D ②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③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相比较,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避免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____。
Ⅲ(拓展研究)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分别称取木炭与CuO的混合物2g,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及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热时间

1′51″

1′43″

1′57″

2′21″

2′00″

1′53″

4′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
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
应的木炭粉末

反应较完全,
生成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
Cu2O

主要产物是
Cu2O

①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____;
②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
Ⅳ(装置改进)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_____;
②从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其理由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保证氧化铜被完全还原出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应该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12。

14. 计算题 详细信息
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_____时间后,样品中氯酸钾已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
(3)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