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水平检测专题训练

1. 实验题 详细信息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 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
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D. 空调电流约1A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 金属块的质量是52.8g
C. 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D. 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A. 0.005m3 B. 0.05m3
C. 0.5m3 D. 5m3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体积就不同
B. 一支粉笔折成两段,则半支粉笔的密度变小
C. 铝的密度是2.7g/cm3 , 表示体积是1cm3的铝的质量为2.7g/cm
D. 铜比铁的密度大,则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的质量较大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只鸡蛋 D、一张课桌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明对家庭厨房的物品进行如下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是2kg
B.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30℃
C.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D. 电饭锅加热档的功率约为100W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0℃、标准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A.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C. 相同条件下,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D. 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氧气瓶里的氧气原来的密度是ρ,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ρ
B. ρ/2
C. 2ρ
D. ρ/4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他整个身体的体积约是( )
A. 0.001立方米 B. 0.05立方米 C. 0.5立方米 D. 1立方米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求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 汽油 B. 酒精 C. 煤油 D. 浓硫酸
15. 实验题 详细信息
小明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先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高、右端低,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 端调(填“左”“右”).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物质的质量,当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横梁正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_ .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最轻”是说明这种材料的 ________很小;“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也十分出色,可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这说明它有很好的 ________(选填“弹性”或“硬度”).
17.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解放牌”载重汽车本身的质量3.8t,合_____kg=_____g;一粒人工合成金刚石的质量一般约为200mg,合_____g=_____kg。
18. 实验题 详细信息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________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19.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头大象的质量约4 ;空气的密度约1.3 .
20.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一种有防干烧功能的养生壶,如图所示,其相关参数如下表,用该养生壶烧水,壶内的水少于容量的四分之一时自动断电.为使该壶能通电烧水,壶内至少加入________kg的水;假如水的初温为20℃,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则使用该壶将1kg的水加热到100℃,水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在加热水的过程中部分热量损失了,其原因________(列举一个原因即可).
2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kg/m3;
(2)若容器装入的是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绘制出的图象应在_________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
22. 填空题 详细信息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cm3。(ρ冰=0.9g/cm3)
2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演示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的示意图,GMR是巨磁电阻,它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性增强而急剧减小.它所在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L是标有“2V 0.1W”的指示灯,当它两端电压达到1.2V时开始发光,若指示灯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则灯丝阻值为 ________Ω.闭合S1、S2时,图中电磁铁的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是S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电磁铁周围的磁场 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P滑到某点,L刚好开始发光,此时GM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________Ω,继续向左滑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 ________

【答案】 40 右 增强 160 变小
【解析】(1)由可得,电阻R的阻值:
(2)闭合开关S1,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的磁极为N极,右端为S极;
(3)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因此电磁铁磁性增强,周围磁场增强;
(4)当L刚好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GMB接入电路的阻值: ;继续向左滑动滑片P,电磁铁的磁性更强,周围磁场更强,GMB的阻值更小,由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40;右;增强;160;变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判读出巨磁电阻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填空题
【结束】
22
【题目】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瓶底的直径为D,然后倒出部分液体(约小半瓶,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L1,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L2,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25. 解答题 详细信息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 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在此空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0.8kg,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瓶口,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g=10N/kg,求:
(1) 玻璃瓶的容积;
(2) 合金滚珠的总质量;
(3) 合金滚珠的密度.
26.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在一个平底大烧杯的底部放有一个边长5cm,质量75g的正方体木块。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对杯底的压强;
(3)若在烧杯内加满水,求出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27.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将质量为3kg的木块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