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高二上册期中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内蒙古包头六中)

1. 详细信息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兼相爱,交相利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详细信息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当仁不让于师
3. 详细信息
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4. 详细信息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 详细信息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 程颐
B. 王守仁
C. 朱熹
D. 陆九渊
6.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指
A. 唐诗和宋词
B. 楚辞和汉赋
C. 《诗经》和楚辞
D. 《诗经》和汉赋
7. 详细信息
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 宫廷画
B. 文人画
C. 风俗画
D. 宗教画
8. 详细信息
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9. 详细信息
《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
A. 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
B.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 主张主动进攻西方国家
D.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0.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与下列内容相关的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变法之要在变官制”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①②
11. 详细信息
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印刷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
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 推动了文艺复兴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打败了骑士阶层
12. 详细信息
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行书
13. 详细信息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A. 国民大革命
B. 中共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14. 详细信息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提出的口号是
A.维新变法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15. 详细信息
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6. 详细信息
“如何走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是近代以来的伟大命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
材料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材料三“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为哪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后来将这一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成什么理论?为了保护革命成果,他努力促成了哪一宪法性质文件的制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先生革命事业”的性质是什么。“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标志是哪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走出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