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1. 详细信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商代 (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商朝君主崇信鬼神

2. 详细信息

2.有学者说:“有许多人都认为‘公天下’要优于‘私天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标志。”持这种观点的依据(  )

A.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它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C.是封建时代开始的标志     D.“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3. 详细信息

3.《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诸侯,“……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判断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对象有 (  )

功臣 同姓亲族 殷商降族 帝王后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 详细信息

4.《左传·昭公七年》:“夫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

A.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B.王权得到强化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严格的等级关系

5. 详细信息

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对此处封建制度的理解正确的(  )

A.封邦建国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6. 详细信息

6.下列符合西周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死亡传位给嫡长孙              D.雍正帝是康熙帝的皇四子

7. 详细信息

7.公元前214,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制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8. 详细信息

8.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9. 详细信息

9.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10. 详细信息

10.《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1. 详细信息

11.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12. 详细信息

12.“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行省制度

13. 详细信息

13.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  )

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14. 详细信息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5. 详细信息

15.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  )

A.削弱了皇权   B.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

C.杜绝了腐败   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6. 详细信息

16.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大致经历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

A.不利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B.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削弱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17. 详细信息

17.某外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说:“中国古代的人民从来不知世上‘民主’谓何物,即使在最开明的君主统治下,民主成分也少得可怜。”下面那种制度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中国“皇权下的民主”    

A.分封制             B.内阁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九卿制

18. 详细信息

18.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实现了封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19. 详细信息

19.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

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权高枕无忧

20. 详细信息

20.行省制度是元朝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对以后地方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对元代行省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行省具有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为明清所沿用,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21. 详细信息

21.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

C.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决策权      D.加强了皇权专制

22. 详细信息

2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23. 详细信息

23《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  )

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丞相,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内阁的设立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势力的削弱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 详细信息

2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 “官”隶属于(  )

A.中书省       B 理藩院        C.行中书省     D.宣政院

25. 详细信息

25.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破坏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26. 详细信息

26.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27. 详细信息

27.《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8. 详细信息

28.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割占土地 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9. 详细信息

29.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30. 详细信息

30.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1. 详细信息

31.19世纪末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下列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背景是瓜分狂潮和美西战争     B.目的是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C.实质是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   D.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

32. 详细信息

3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8401901年各报刊中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895年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反割台斗争

33. 详细信息

3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义和团斗争矛头直指侵略者

34. 详细信息

34.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35. 详细信息

35.18812月,清政府收复被沙俄占领的伊犁。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西域为“新疆”。清末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曾国藩  左宗棠   B李鸿章 左宗棠   C左宗棠  邓世昌    D左宗棠  曾纪泽

36. 详细信息

36.中国一些城市每年安排某一天进行防空警报的测试。一是为悼念该城市在空袭中遇难人民,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如南京:121310:00,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济南:5310:00,悼念济南惨案的遇难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警示世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深切悼念遇难者同胞 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罪行的行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7. 详细信息

37.“77,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屈辱与悲愤、血性与荣光的日子。其中的屈辱与悲愤、血性与荣光(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浴血奋战 国民政府奉行坚决抵抗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8. 详细信息

38.某校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举办抗日战争专题展览。以下资料标题错误的是(  )A敌后军民的抗战 B黑旗军抗日  C全民族的抗战         D日军的暴行

39. 详细信息

39.193512,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说: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据此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B.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西安事变  D.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40. 详细信息

40.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对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X*K]

41. 详细信息

41.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日甲

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19001901

德国等8

《辛丑条约》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815,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2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1025台湾光复。

材料四: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6)

(2)材料二中邓世昌壮烈殉国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3)

(3)材料三中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3)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8)

42. 详细信息

 

4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不断发展,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