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 详细信息

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3. 详细信息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4. 详细信息

4.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5. 详细信息

5.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6. 详细信息

6.《二程文集》: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7. 详细信息

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8. 详细信息

8.《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9. 详细信息

91897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10. 详细信息

10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11. 详细信息

11.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                      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

12. 详细信息

12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3. 详细信息

13.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14. 详细信息

1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15. 详细信息

15.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16. 详细信息

16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该图意在

A.倡导宗教宽容                          B.宣扬教会权威

C.反对宗教改革                          D.抨击罗马教会

17. 详细信息

17.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18. 详细信息

18.“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19. 详细信息

19.“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20. 详细信息

20.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21. 详细信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12分,第2213分,第2315分,第2425题各1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2分)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分)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5分)

22. 详细信息

22.(13分)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  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四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4分)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5分)

23. 详细信息

23.(15分)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自然

科学)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3分)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4. 详细信息

24.(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25. 详细信息

25.(10分)历史上人们对王安石变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王安石认为,青苗法可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但苏辙认为,这是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而韩琦认为,“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人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贯,令纳一贯三百文,则是官放息钱也”。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封建学者把他看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何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1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司马光的质疑?(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苗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

3)综上所述,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