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西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1. 详细信息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

2. 详细信息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

3.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4. 详细信息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5. 详细信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

6. 详细信息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7. 详细信息

 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这种自信源于

A.领袖地位                              .充裕的物质生活

.雅典人所受的良好教育                 .雅典的民主制

8. 详细信息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B.乙主张废除原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C.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9. 详细信息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

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对议案进行辩论

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

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

10. 详细信息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D.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11. 详细信息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瓜分狂潮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2. 详细信息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13. 详细信息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14. 详细信息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政策和(   )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15. 详细信息

“文化大革.命”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 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详细信息

 “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 详细信息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8. 详细信息

 新华网天津20081215日电 15日,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以和解取代冲突

②“三通”可增加台湾优势、重振台湾竞争力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 详细信息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20. 详细信息

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③

21. 详细信息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2. 详细信息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 详细信息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4. 详细信息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法国的启蒙思想              ②有助于代议制的确立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详细信息

 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6.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还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27.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鸦片战争前英国国内政治活动的大事记:

1840116,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演说时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尊严

1840479日,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辩论中提出出兵进攻中国。

1840410,英国议会下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对华战争军费案。

1840410,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论述正确的是

①英王在议会演讲但不立即决策说明元首是虚位,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英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说明国王在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③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④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费案后英王同意对华宣战,说明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 详细信息

 钱秉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指贵族)有千丝万缕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而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

29. 详细信息

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30. 详细信息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31. 详细信息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 详细信息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34. 详细信息

19544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35. 详细信息

右图是1953214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被收回。你认为其主要因可能是

A. 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       B.斯大林逝世,中苏关系破裂

    C.字体模糊,印刷质量太差        D.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

36. 详细信息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

20世纪曾经 

    ①揭开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新篇章 

    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①

37. 详细信息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下图所示:

以上材料能说明:

    ①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8. 详细信息

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

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后者

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39. 详细信息

 1920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40. 详细信息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1. 详细信息

 议会(国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等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四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有何局限?19世纪60年代是如何弥补这一局限的?

(3)材料三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请说明你对此的理解。

4)材料四中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

42. 详细信息

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不同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枏:《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办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 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

材料四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并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4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材料一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材料二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2)“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外国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3)据此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借鉴外国经验和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创造性地处理了哪些关系?

材料四     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

(4)试举例说明1979年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