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贵州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和谐人际关系                         B、周礼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2. 详细信息

《荀子》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B、儒家经典的核心内容

   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的丰富和完备

3. 详细信息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4. 详细信息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5. 详细信息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B、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C、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6.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商人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 大多数人认为无商不奸或者无奸不商 但有一些被称为儒商的商人却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他们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儒商比较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主要表明当时社会

A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B、越来越多的士人放弃考取功名经营商业

C、商人见利忘义的行为遭到批判          D、儒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人的价值观

7. 详细信息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藏书》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王夫之《读通鉴论》

8.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B、缺乏理性精神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9. 详细信息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的科技吸取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0. 详细信息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提供了研究前11世纪6世纪的重要资料    D、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11. 详细信息

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12.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民间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文人画、小说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B、民间文化成为明清社会思想的主流

C、民间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D、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繁荣有关

13. 详细信息

近来,某网站就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请网友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位。结果,猪八戒的票数遥遥领先。其主要原因在于猪八戒是

      A、人性的化身            B、智慧的化身               C 仁义的化身        D、理性的化身

14. 详细信息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15. 详细信息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元朝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同之处。二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特点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A、格物致知、借物抒情                   B、反省内心、雅俗共赏

C、格物致知、浪漫主义手法               D、致良知、借物抒情

16. 详细信息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C、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7. 详细信息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18. 详细信息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关注西方科技                                         D、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19. 详细信息

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C、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D、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20. 详细信息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21. 详细信息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顺应时代潮流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22. 详细信息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打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23. 详细信息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爵位制度的创设

C、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4. 详细信息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用西学维护封建统治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25.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A、严复译著《天演论》影响                           B、甲午战败,救亡图存

    C、自然法则适用于社会法则                           D、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

26. 详细信息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下列对其说法最准确的是

A、康有为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减小变法阻力

B、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

D、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

27. 详细信息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8. 详细信息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29. 详细信息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民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30. 详细信息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31. 详细信息

、梁启超曾于1902年在上海《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文章对马克思作了简要介绍,称其为社会主义之泰斗。此后,梁启超又多次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梁启超

A、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B、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是较早在著述中介绍马克思的中国人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2. 详细信息

陈独秀、李大钊等曾相信,社会的变革只应“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新,地方自治和同业联合的组织,逐步造成民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以此来使国民直接成为国家主人,从而达到打破阶级制度实行共同劳工公有主义的目的。这说明此时陈独秀、李大钊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赞同苏俄式革命道路

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倾向和平的建设社会主义

33. 详细信息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34. 详细信息

近代国人对西学的态度表现为

A、主动效法自主选择被动接受                 B、互相交流主动效法自主选择

    C、互相交流被动接受自主选择                 D、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

35. 详细信息

16分)

材料一: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四: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证实材料四的观点。(6分)

36. 详细信息

33分)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材料四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五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191711)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视角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6分)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视角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6)

2)材料四中陈独秀认为中国应如何摆脱蒙昧时代”?4分)为此,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努力?6分)在学习西方上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相比有何新特点?3分)

3)请概括材料五中陈独秀的观点。对此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选一角度说明理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