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1. 详细信息

小明在复习《蔡邕听琴》时,想要进一步了解人物,于是查阅了《后汉书 ·蔡邕传》中的其它语段(甲文),并找到一段李贽评价蔡邕的话(乙文)。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甲)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 听之,曰: “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 ,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 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 ,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 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 ,乞黥首刖足 ,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 ,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 “伯喈 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 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 ,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 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节选自《后汉书 ·蔡邕传》)

(乙)

今人俱以蔡邕哭董卓为非,是论固正矣。( A)然情有可原,事有足录,何也?(B)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何可概论也?(C)董卓诚为邕之知己,哭而报之,杀而残之,不为过也。(D)犹胜今之势盛则借其余润,势衰则 掉臂 去之,甚至为操戈 ,为下石 ,无所不至者。毕竟蔡为君子,而 此辈 则真小人也。

(李贽《汇评三国演义》)

注: ①卓:董卓掌权时,曾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②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是古代的酷刑。③伯喈:蔡邕,字伯喈。④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帝位、国家权力。⑤制作:这里指史书。⑥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不顾而去。⑦操戈:比喻互相敌对、攻击。

1 解释加点词。

1)邕至门试 听之 2)邕陈辞

2 小明查阅古汉语词典时发现, “其”作副词用时有若干不同的意思。请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选择合适的义项。

1)王公 不长世乎?

2)灭纪废典, 能久乎?

其(副词):

A.表示揣测语气,可以解释为“大概”。

B.表示祈使语气,可以解释为“一定”。

C.表示反问语气,可以解释为“难道”。

D.表示强调语气,可以解释为“真是”。

3 下列选项中, 不含 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比往而酒以酣焉 B 遂反。僮仆告主人曰

C 吾心耸然 D 即收付廷尉治罪

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邻人有 酒食召邕者 此足 当之矣

B 以乐召我 有杀心 欲止 不及

C 螳螂 之一前一却 一代大典

D 惟恐螳螂 失之也 善人,国 纪也

5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2)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6 从甲文看,蔡邕是一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人。

7 分析甲文中三处划曲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8 乙文中原有一句 “士各为知己者死”。它最合适的位置是文中的 ________ 处。

9 乙文划线句描写了一系列动作,生动传神,请对此加以赏析。

10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理解 不正确 的是( )。

A 甲文善用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与立场,生动地展现出误会或冲突。

B 从王允回答太尉的话看,他认为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的决定是错误的。

C 乙文在表明不同观点前先说 “是论固正矣”,这样使立论更为公允。

D 乙文中加点的 “此辈”指的是包括王允在内的一些人。

11 甲文中的太尉和乙文的作者李贽都在为蔡邕 “辩护”,他们的辩护角度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说明。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 吴太宰嚭以 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 不可。臣闻之: ‘树德莫如 ,去疾莫如尽。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 ,为仍牧正。 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 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 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 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节选自《左传·哀公元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使大夫种因昊太宰嚭以 行成 ___________ 2)树德莫如 ___________

3) 浇能戒之 ___________ 4)而 其谋 ___________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使大夫种 吴太宰嚭以行成 于夏礼(《论语》)

B 越大于少康 无谄,富而无骄(《论语》)

C 生少康 就有道而正 (《论语》)

D 是求伯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4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伍员是如何劝谏吴子不要与越国讲和的。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②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 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公曰: 足下意以为何如? 绍曰: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 乎? 公曰: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九月, 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 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令曰: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

③公至孟津。乙未,令曰: 夫有 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一》)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庶可以 _________ 2)夫有 之士未必能进取 _________

2 /为下面句子断句。

3 把第 ②段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 依据《中西方文化对读》(第二单元《道义》)第十三则 “公正在于比例”(《尼各马可伦理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解释曹操讨伐袁绍的理由。

5 ③段体现了《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寄托的情思,结合本段内容,简要分析。

4. 详细信息

填空。

11)总角之宴, _____________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卫风 ·氓》)

12)诞寘之隘巷, _____________ 。(《大雅 ·生民》)

13)子曰: _____________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_____________ 。(《论语 ·为政》)

15)子曰:“朝闻道, _____________ ”相近的观点,苏格拉底说:“ _____________ ,死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足以引起恐慌。

16)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一个国家都应该协调好灵魂的三部分:欲望、激情、理性,在理性的引领下,灵魂的各部分各司其职,个人、国家都做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最大限度地尽自己的责任,与此相应,《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 _____________

1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晚。

18)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诗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5. 详细信息

填空

19)《琵琶行》全诗多处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其中运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琵琶女演奏效果的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个人的遭遇往往与国事相关联,国事的衰败也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境遇。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就以个人落魄的遭际委婉表达了这样的家愁国恨。

2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典故警醒南宋当局勿轻率北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由于有人搜集苏轼对朝廷新政不满的诗句而弹劾苏轼,最终导致苏轼被贬黄州,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 _____________ ”。

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 _________ 初期至春秋中叶约 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6. 详细信息

填空

1)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 _____________ 。(《周南 ·芣莒》)

2) _____________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 _____________ ,俟我于城隅。(《邶风 ·静女》)

4)小楼昨夜又东风, 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_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_____________ 。(《周南 ·关雎》)

7)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_____________ ,使我不能餐兮。(《郑风 ·狡童》)

8)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 _____________ 。(《豳风 ·东山》)

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_____________ 。(《豳风 ·七月》)

10)桃之夭夭, _____________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周南 ·桃夭》)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诗(其八)

阮籍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注释: ①灼灼:阳光灿烂。②隤:落下。③回风,旋风。④当路子:掌权有势的人。⑤磬折,磬是古代一种乐器,形似曲尺,磬折是说像磬一样弯着腰,很恭敬的样子。

1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___________ 诗。

2 这首诗写了三类形象,分别寄托了阮籍怎样的生命情怀?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

橘在野

李森

日出东南

橘在野

黄在橘

阳在橘

阴在橘

橘在橘旁

橘在屋宇

日落西方

橘在野

日落橘

苍茫在橘

月在屋檐

夜无橘

阅读全诗,概括诗中橘 “在”哪里?诗中橘之“在”与“无”给你怎样的启示。

9. 详细信息

填空

24)琵琶之名一说源自琵琶演类技法,本名“批把”,顾名思义,往下弹,称“ ________ ”;往上挑,称“ ________ ”。

25)《登高》是唐大历二年杜甫流寓 ________ 时的作品。 “浔阳江头夜送客”中“浔阳”即今天的 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解释加点字。

1)烟诗微茫 难求 _______ 2)如今有谁 _______

3)枉用相 _______ 4)秋月春风 等闲 _______

5)齐侯 诸侯之师 _______ 6)子张学 _______

7)贤贤 _______ 8)女也不 ,士贰其行 _______

11. 详细信息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12. 详细信息

请以 “我在高一课堂的三个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3.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写作。

“给你一件仙家宝贝,你想要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钱钟书夫妇都选择了隐身衣。那么,你想要什么仙家宝贝?

请借鉴上文,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 7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2)不能选择“隐身衣”。

14. 详细信息

小明深知广泛阅读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隐身衣

杨绛

①我们夫妇有时候说废话玩儿。

②“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

③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邀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④“啊呀!还得有缩地法!”

⑤“还要护身法!”

⑥想得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连隐身衣也不要了。

⑦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有你;你虽然生存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 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阿 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

⑧但天生万物,有美有不美,有才有不才。万具枯骨,才造得一员名将;小兵小卒,岂能都成为有名的英雄。世上有坐轿的,有抬轿的;有坐席的主人和宾客,有端茶上菜的侍仆。席面上,有人坐首位,有人陪末座。厨房里,有掌勺的上灶,有烧火的灶下婢。天之生材也不齐,怎能一律均等。

⑨人的志趣也各不相同。《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绅家 “吃一、看二、眼观三”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满脸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蜜饯茶。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有人企求飞上高枝,有人宁愿 “曳尾涂中”。人各有志,不能相强。

⑩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乡童谣有“荠菜开花赛牡丹”的话。我曾见草丝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是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而且在隐身衣的掩盖下,还会别有所得,不怕旁人争夺。苏东坡说: “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 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还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有不便 ——还不止小小的不便。

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 好。

(选自杨绛散文集《将饮茶》,有删改)

注: ①国王的新衣:出自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讲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骗子声称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愚人不能看见。众人都称赞这件“衣服”,只有一位儿童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1 ⑩段引用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出自 ______________ (人名)的《感遇十二首(其一)》,这两句诗寄寓了 ____________ 的品质。

2 作者用一段生活中的对话开篇,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

3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文中两处划曲线的句子用 “阿Q精神”“酸葡萄论”“废话”“胡言”等语,体现出“凡间的隐身衣”不被世人理解、不受世人待见的状况。

B ⑨段中提到的《堂吉诃德》里的桑丘,可以说是一个穿了“凡间隐身衣”的人。

C 文末 “国王的新衣”喻指生活中的欺骗、愚昧与虚伪。

D 本文多用俚语、口语,善用短句,形成了通俗质朴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率真、朴实的文学气质相契合。

4 纵观全文, “凡间的隐身衣”代表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5 本文用 “隐身衣”的意象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在《红烛》《百合花》中 任选一篇 ,分析 “红烛”或“百合花”的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②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前一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的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要去的!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蹲在土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儿。我蹲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不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大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走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我就这样念念叨叨的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 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 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 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③我平白地相信,这样的记忆也会是小姑娘O的记忆。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小姑娘O必会有这样的记忆,只是她的那个院子也许更大、更空落,她的那块草地也许更大、更深茂,她的那片夕阳也许更大、更寂静,她的母亲也如我的母亲一样惊慌地把一个默默垂泪的孩子搂进怀中。不过O在其有生之年,却没能从那光线消逝的凄哀中挣脱出来。总是有这样的人,在残酷的春天我常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无论是繁华还是偏僻的地方这世界上处处分布着他们荒凉的祈盼。O,无论是她死了还是她活着,从世界为我准备的那个网结上看,她都是蹲在春天的荒草丛中,蹲在深深的落日里的执拗于一个美丽梦境的孩子。

④O一生一世没能从那春天的草丛中和那深深的落日里走出来,不能接受一个美丽梦境无可挽回地消逝,这便是O与我的不同,因故我还活着,而O已经从这个世界上离开。Z呢?在那个冬天的下午直至夜晚,他并没有落泪,也没有人把他搂进怀中,他从另一扇门中听见这世界中的一种消息,那消息进入一个男孩儿敏感的心,将日益膨胀喧嚣不止,这就是Z与我以及与O的不同。看似微小的这一点点儿不同,便是命运之神发挥它巨大想象力的起点。

(节选自史铁生《务虚笔记》)

1 ②段中,作者如何表现“我”平生第一次盼望的心理?

2 “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第②段画线句)请联系上下文阐释“我”明白了什么。

3 O、“我”、Z的“不同”选择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16. 详细信息

小明觉得《春江花月夜》很难背,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和诗歌,完成题目。

《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节选)

程千帆

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名篇之一。当代出版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而分析评价它的文章,也层见叠出。 A )但是回顾这位诗人和这一杰作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 从唐到元,他和它被冷落了好几百年。

②这篇杰作虽然侥幸地因为它是一篇乐府而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下来了,但由宋到明代前期,还是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从晚明以来的批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涉及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

B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研究之后,清末王闿运在这个基础上,大胆地指出了这篇作品之于四杰歌行,实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陈兆奎所辑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条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这为后人经常引用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语,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

④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写了几篇《唐诗杂论》,其中题为《宫体诗的自赎》的一篇,对张若虚这篇杰作,作了尽情的歌颂。闻先生认为:“在这种诗面前, 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篇的第十一句到第十六句,比起篇首八句来,表现了“更夐( xiòng ,远)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对于第十一、十二、十五句中提出的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对于第十七句以下,展开了征夫、思妇的描写,则认为“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闻先生因此赞美说: C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D )将近四十年之后,李泽厚对上述闻先生对此诗的评价,进一步作出了解释。 他不同意闻先生说作者 “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说法,而认为:“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李先生的说法,比起闻先生来,显然又跨进了一步,将这篇诗的含义说得更明确,更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⑥与此同时,它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如王闿运和闻一多都将张氏此诗归入宫体,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不能不加以澄清的误解。宫体的_____是“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闱之内”,始作者则是为太子时的萧纲以及围绕在他周围的宫廷文人如徐攡、庾肩吾诸人。宫体和另外大量存在的爱情诗以及寓意闺闱而实别有托讽的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描写肉欲与纯洁爱情所使用的_____以及由之而形成的_____也是有区别的,不应混为一谈。而王闿运与闻一多的意见恰恰是以混淆宫体诗与非宫体的爱情诗的界限为前提的。

⑦王闿运与闻一多所受教育不同,思想方法亦异,但就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而导致了对《春江花月夜》的误解来说,却又有其共同之点。这就是对复杂的历史现象理解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原载《文学评论》 1982年04期,有删改)

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 文中四处划线句,有明显语病的一处是( )。

A A B B C C D D

2 以下诗人不属于 “初唐四杰”的是(   )。

A 杨炯 B 骆宾王 C 王勃 D 陈子昂

3 在新诗创作方面,闻一多与徐志摩同属( )。

A 湖畔派 B 新月派 C 七月派 D 九叶派

4 请为第 ⑥段的空格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

A 风格 手法 内容 B 内容 语言 风格

C 主题 手法 风格 D 风格 语言 主题

5 从全文看,第 ③段援引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内容的用意是。

6 ④段划曲线的句子“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在文中的意思是。

7 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在晚明以前,只有《乐府诗集》认可《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杰作。

B 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很高,但没能揭示它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

C 王闿运与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扩大了宫体诗的范围。

D 《春江花月夜》经历了 “不被理解”到“逐渐被理解”再到“被误解”的过程。

8 李泽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有着 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 ”的少年式审美心理和艺术意境。小明发现刚学过的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数篇课文也有这一特点。下列篇目中,与这种艺术风格 差异最大 的是( )。

A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 《峨日朵雪峰之侧》

C 《致云雀》 D 《哦,香雪》

9 闻一多先生说: “(张若虚)对于 第十一、十二、十五句 中提出的每一问题, ‘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张若虚提出的是哪几个问题?请按顺序默写: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10 《春江花月夜》中的 “捣衣砧”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沈佺期《独不见》中的诗句“ ______ ______ ”也化用了这个意象。

11 思归怀人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化用《诗经》《楚辞》中的诗句,表达了思归而不得的感伤之情。

12 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开篇一个 “生”字,化静为动,传神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万里的澄澈、阔大的景象。

B 诗人描写月下景物时,用 “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突显其空灵的特点。

C “月徘徊”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月光,烘托出了思妇内心的愁绪。

D 结尾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了一种旷远高妙的诗歌境界。

13 闻一多先生认为,《春江花月夜》中有着强烈的宇宙意识。请参考第 ④段中的相关引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宇宙意识”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