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1.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            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      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2. 详细信息

历史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小组讨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A. 第一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目标相同,都是用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第二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道路相同,都是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C. 第三小组的结论:俄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D. 第四小组的结论: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详细信息

1949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4. 详细信息

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 “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一国两制”的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5. 详细信息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详细信息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7. 详细信息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贏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贏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C.阻止了西方和平演变               D.迫使美国调整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8. 详细信息

从1972年起,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A.主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C.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9. 详细信息

在中日两国的某项文件中有这样的条目: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文件内容(  )

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

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

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

10. 详细信息

1969年,台湾同65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到197410月,只有32个国家同台湾有“外交关系”,此后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数目还在继续下降。2016317日,曾为数不多承认台湾的非洲国家之一,台湾前“盟友”冈比亚与中国复交,结束两岸非官方“外交休兵”。材料所述趋势从侧面反映出( 

A.海峡两岸达成了重要共识             B.中美之间已建立外交关系

C.祖国统一大业遭遇了挫折             D.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11. 详细信息

 位于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菖县垄障庄,村选委员会在选举名单上漏写了王某的名字,他便怒气勃勃前去质问:“我既不是汉奸罪犯,又不是有神经病,那么为什么不给我登记呢?”这体现出

A.土地革命获得了农民拥护              B.民众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D.农村选举管理存在严重缺陷

 

12. 详细信息

联合国安理会20162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同俄罗斯一道投了否决票。中国表示愿根据有关原则立场,积极、建设性地参与磋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而做出努力。中国的这一做法(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有关活动

B.反映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表明中俄结盟来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D.表明中国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3. 详细信息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14. 详细信息

1947年杜鲁门总统发表国情咨文,并将其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由此判断他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败后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15. 详细信息

《杜鲁门主义的续篇》记有: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国被要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并确定以美元为结算单位;受援国家部分工业发展要接受美国监督;必须打破各国间贸易关税壁垒等。该项援助( 

A.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诞生         B.是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

C.标志战后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D.正式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6.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17. 详细信息

欧盟的形成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其形成过程正确的(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8. 详细信息

19638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后的一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与前总理富尔一起商讨中国问题。次年127日,中法正式发表建交公报。下列对中法建交的背景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A.“一边倒”政策增强了中国实力      B.中国在联合国内发挥了重大作用

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范围核战争的危险已经消除

19. 详细信息

19619月,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B.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关系格局

D.第十次不结盟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成员国

20. 详细信息

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A.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D.东欧剧变——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21. 详细信息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22. 详细信息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

①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中国的崛起和不断强大

③欧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详细信息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疏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执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4. 详细信息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25. 详细信息

 IQ无限”是一项益智类游戏,其规则是根据所提供四个提示猜答案,每一个提示都与答案有关系。例如“自称    始祖    楚国   脏话”答案就是“老子”。下面一组IQ无限 “南京条约    八·一三事变     五四运动     五国机制”,答案是( 

A.北京           B.宁波              C.广州           D.上海

26. 详细信息

26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某班级制作历史墙报,题目是“现代中国外交风云”。请按时间顺序挑选出符合主题的图片资料,并说明你的理由。(8)

素养二 历史价值观,指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193777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193777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的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2)比较以上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6)并指出不同的原因。(2)

素养三 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

1914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3)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的百年历程。结合所学,请你续写对漫画的理解,并为此作品起个适当的题目。(10)

第一部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进行混战,遍地战火,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题目:

27. 详细信息

(2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材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10分)

(2)    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6分)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有哪些因素。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