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详细信息

 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皇帝地位的独尊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3. 详细信息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4. 详细信息

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B.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内阁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5. 详细信息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6.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

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

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7. 详细信息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

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8. 详细信息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

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D.反映了梭伦改革时期的局限

9. 详细信息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0. 详细信息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11. 详细信息

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什”,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2. 详细信息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一书写道:富兰克林·罗斯福已经永久地改变了美国政治,并且在他指导下,现在美国人希望联邦政府在国内和全球事务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总统应该起主导作用。以上材料主要说明罗斯福总统当政时期美国(   

       A.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B.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总统的行政权得到加强                      D.分权制衡的体制遭到破坏

13.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B.“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C.“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D.“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14. 详细信息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

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

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15. 详细信息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16. 详细信息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

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   

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

17. 详细信息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立宪代议    D.三民主义

18. 详细信息

 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

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19.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0. 详细信息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21.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是,对国家问题提出了要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观点。列宁也指出:“在恩格斯看来,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对此理解“一国两制”构想不正确的是(   

A. 马、恩在统一的共和国内保证地方自治权的思想为其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持

B.邓.小平把联邦制国家模式的某些特点融入单一制国家模式

C.“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主权统一”原则

D.“主权统一”必需建立在一种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实行

22. 详细信息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23. 详细信息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被南方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对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的退让    B.革命党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的不稳定

24. 详细信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主导因素不包括   

A.上海市中国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B.上海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C.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

D.陈独秀在上海为党的创建发挥了核心作用

25. 详细信息

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抗日战争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与百团大战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A.中国守军在     B.上海守军    C.日军扫荡后   D.冀东民兵

    卢沟桥抗击日军      抗击日军       被毁的潘家峪    大摆地雷阵

26. 详细信息

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是中间势力的有(   

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         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详细信息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28. 详细信息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9. 详细信息

 1938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 详细信息

图为安徽近代不同时期革命或战争形势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31. 详细信息

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32. 详细信息

 1971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 详细信息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4. 详细信息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35. 详细信息

 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36. 详细信息

 2005219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召开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首次将台

海形势纳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这表明   

A.中美关系重新开始恶化      B.日本恢复了军国主义

C.美日是中国凶恶的敌人      D.美日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

37. 详细信息

 2011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38. 详细信息

为解决朝核问题,美国、日本一致认为在北京召开的六方会谈是必要的,这表明   

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美日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与中国完全一致

C.美日一致主张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D.美日在朝核问题上同意中国的战略思想

39.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40. 详细信息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41. 详细信息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

民主模式。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

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

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

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4)材料一和材料三呈现的两种政治模式有何共性?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4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

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十

分珍惜并坚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材料二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

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而且正在逐

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中国国务院《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19531月毛.泽东亲自挂帅,领导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进行宪法草案初

稿的起草工作。1953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接受了中共中央的宪法草案初稿,先后

召开了七次会议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宪法草案。1954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一致通过宪法草案并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

全国各界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的讨论,又提出许多修改和补充意见。1954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1197票赞成,全票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选举与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

与迁徙、人身等自由。            ——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回顾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而进行的斗争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那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果?分析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权分立的议会制民主有何本质区别?

3材料三中宪法制定的过程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特点?

43. 详细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76日)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材料四  1983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五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

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