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下列名言中与之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C 解析: “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项观点也说明这一点。A项说明规律是客观的,B项说明质量互变辩证关系,D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重返经典阅读之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徐 鲁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使我们获得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有许多人已经看到了,流行阅读只能使人们获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本能化的交流。如目前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而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那种网络文学必将取代传统意义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的说法,只是声讯时代的一个神话。 事实的确是,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对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场“瘟疫”。 总之,我们的文学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危机。每一个有点文学修养和文学良知的人其实都感到了这种危机。 文学其实正在远离文学。 当所有的文学成了“速成”的东西,也就同时决定了它“速朽”的命运。 惟一的抵抗方式,就是应该重返经典阅读之乡,应该“重读经典”。 前苏联曾经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据说,不同的年代里(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从未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前苏联却渐渐衰微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到最后,整个国家也解体了。有识之士总结说,毫无办法,这是必然的结果,意料之中的事儿。流行阅读所提供给人的东西,哪能和普希金、果戈理们所提供给他们的精神养料相比呢?那是一种天壤之别! 美国人是聪明的。他们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学生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当然,在这种经典阅读的同时,他们也并不排斥对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但亲和之中他们却有了一种“抗体”,提高了他们对“美”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接受能力。 我们当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必须尽快地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只有从经典阅读中,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抗体,抵御“瘟疫”。 (选白2009年03期《小作家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只是让我们获得感官上的轻松和表层上的享乐。 B.广泛阅读经典作品,能让我们获得精神养料,在与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中提高对“美”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接受能力。 C.时尚阅读和流行阅读如果完全代替了经典阅读,人们的精神状态就会日趋萎靡,社会风气就会急剧败坏。 D.我们应重视对经典文学的阅读,从经典阅读中获得一种抵御“瘟疫”的抗体,同时也不排斥对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 2.作者列举前苏联后期和美国对待经典阅读的不同做法,对表现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那种网络文学必将取代传统意义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的说法,只是声讯时代的一个神话”?                                                                               _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