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B.看上去,他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 C.班会上,张老师宣布:我们班要实行两项新措施:一是禁止带手机,二是禁止上网吧。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答案:D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春色第一枝乔忠延①第一缕春风是从哪里吹来的?秧歌。②第一声春雷是从哪里响起的?秧歌。③秧歌是窝蜷过沉闷的冬天后,第一次舒展腰身;秧歌是喑哑过漫长的冬天后,第一声放声吼喊。舒展腰身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腰身太低太矮,一意想把冲天的志向舒展到九霄云端去,于是手里就有了一绫比阳光还要鲜艳的红绸子。放声吼喊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嗓音太低太弱,于是胯上就挂了一个能敲出雷声的西瓜鼓。腿一踢,脚一甩,红绸子旋舞开来,乘风飘扬,像是翩翩欲上高天仙界。臂一扬,手一挥,西瓜鼓响开来,隆隆轰鳴,像是雷神在唤醒贪睡的山水。④秧歌是歌,开春第一歌!秧歌是舞,开春第一舞!⑤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跋涉,家家户户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秧歌表演的道具了。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已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一线地缝制万民伞了。黄色的绸布缝做伞冠,象征皇天后土;红色的流苏垂挂伞沿,象征光芒照耀。伞边也不空白,各家各户长老的名字都要刺绣在上头。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尘封的红绸布旧了,扯来光鲜泛亮的新绸缎,放下来是红红一堆火,撒开去是烈烈无数焰。还有更忙的,做高跷,扎竹马,糊旱船,裱龙灯……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前赶,赶光阴,赶年节,赶在除夕到来之前必须万事俱备,万无一失,万人称心。⑥似乎还是那么遥远的大年,眨眼间就耸立在面前。穿戴一新的人们吃过年饺,喜眉笑眼地走出家门,涌向打麦场,涌向大广场,簇拥着秧歌登场亮相。满天晴亮却有惊雷响起,不是雷声,是鼓声,鼓乐声里秧歌队曼舞着来了。⑦不是琼楼玉宇,却有仙人下凡,手中红绸一扬,恰似高天霞光落尘寰。脚步轻盈,双脚踩十字,不仅脚踏实地,还要十全十美。排列成行的舞队,蹦跳着前行,变化着花样,样样寄托着人们的厚望。忽而,前后交叉走阴阳,走出黑白太极图,走向和谐的美景。忽而,前行后随卷浪花,卷出疾风,卷出浪涛,还要乘风破浪挂云帆。忽而,首尾重叠布成阵,阵营密实,众志成城,犹如铜墙铁壁。忽而,舞步细密,钻进钻出,像是枝繁叶茂,乱花迷眼;像是五谷丰登,欢欢喜喜收获,收获了再欢欢喜喜播种……⑧当然,这秧歌,或紧或松,或收或扬,都离不开伞头引领。伞头是指挥,却不是趾高气扬地挥手甩臂,同样也在舞蹈,而且舞得最灿亮,最夺目。无论舞步是快是慢,是高是低,手中都擎着那把万民伞。因而,这指挥不称指挥,只称伞头。伞头和指挥似乎作用相近,意思却迥然不同。伞头高举的是万民伞,万民伞是为平民百姓遮风挡雨的伞,是为平民百姓遮热挡寒的伞。秧歌队跟着伞头走,就是跟着自己的夙愿而奔走;秧歌队跟着伞头舞,就是为着自己的幸福而起舞。⑨秧歌队走着舞着,走出大场,走进家户,无论院大院小,逢门必进,每家每户都要留下激越的鼓乐,留下合欢的舞蹈。每家每户笑着把秧歌队迎进来,送出去,比笑容还灿烂的是剥开皮的核桃,洗干净的红枣,还有周身金黄的梨子和染着红霞的苹果。那都是欢迎秧歌队的,招待秧歌队的。⑩秧歌进院干什么?禳灾,赐福。原来,早先的早先,这秧歌并不称作秧歌,而是叫作禳歌。禳,是祭祀,是祭祀天地君亲师,是祈祷消除灾殃,是祈求祛除邪恶。先祖渴望国泰民安,渴望五谷丰登,渴望六畜兴旺,渴望安居乐业,但是,倘要灾殃降临,疾病缠身,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先祖祈盼把渴望变成现实,把命运寄托在天地君亲师那里,禳歌就是虔诚的祭祀,真诚的祈盼,祈盼天下风调雨顺、世人健康无恙。因而,那把象征福佑的万民伞必须走进家家户户,禳歌走进家家户户也就是必然的必然。不知从何时,禳歌蜕变为秧歌,但无论名称咋变,实质未变,内涵未变,那歌声和舞蹈始终延续着古老的精魂。⑪秧歌承载着千秋万代的祈盼,那祈盼浩浩荡荡,如热流,如热潮,如热浪。热起来,能让长空变成热天,能让大地变成热土。看吧,秧歌一扭,严寒在消退,积雪在融化,荒草在发芽,秃山在泛绿,花朵在含苞,千沟万壑,千山万水,都诚心诚意捧出——⑫春色第一枝。(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2.请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词语。3.请根据本文内容,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秧歌"。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