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H+]=1.0×10-7 mol·L-1 C.[H+]=[OH-]的溶液呈中性 D.在100℃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答案:.C [A项中运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用到了水的离子积常数,它与温度有关,但A项未给出温度,所以错误;在中性溶液中[H+]和[OH-]一定相等,但并不一定[H+]=[OH-]=1.0×10-7mol·L-1,所以B项错,C项正确;100℃的纯水中,虽然pH<7,但[H+]=[OH-],还是中性,所以D错误。](2018苏州)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国情不同,工业化的路径也不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 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2)据材料二,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3)与美国不同,苏联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据材料二,这一策略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