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1)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B.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C.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D.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12.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1)2NaHCO3$\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NH4HCO3$\frac{\underline{\;\;△\;\;}}{\;}$ NH3↑+H2O+CO2↑(2)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产物中有氨气.(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有(填“有”或“无”)固体.【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用如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观察与分析Ⅱ】(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氨气和水蒸气,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填名称).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鼓入D中或使得生成的CO2全部被D中的碱石灰吸收.(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DCE,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拓展研究】(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