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默写
  1. (1) 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6) 兄女曰:“。”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7. (7) 《观沧海》中,“”写出了大海的水波浩荡和山岛的高耸突兀。
  8. (8) 《峨眉山月歌》中,李白用“”一句交代自己出发后的行程,表达对好友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 综合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晨光熹微,高声诵读,liáo亮;夜色静谧,奋笔疾书,畅快。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一题一世界。面对困难,从容不迫;面对挫折,永不徘huái。

云淡风轻,是他们留给同学最艳羡的身影;他们用才华横溢,在老师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他们,用超强的   ①   冲破挫折的   ②   ;用坚定的  ③   越过前行的  ④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汉字写拼音。

    夜色静(     )  面对折(    )  liáo亮(    )  徘huái(    )

  2. (2) 下列选项中,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斗志  ②风浪 ③信念 ④桎梏 B . ①信念 ②桎梏 ③斗志 ④风浪 C . ①信念  ②风浪 ③斗志 ④桎梏 D . ①斗志 ②桎梏 ③信念 ④风浪
  3. (3) “晨光”是名词,“”也是名词;“冲破”是动词,“”也是动词。
  4. (4) 仿照前一句的句式,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语言表达
七年级(1)班开展“语言表达要得体”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你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通知”。

    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甲)为了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体地使用敬与谦辞,班级决定举行一次实践活动,请大家按要求积极参与:

    1)     提前了解、收集生活中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2)     按照规定时间,准时参加班级活动;

    3)     (乙)主动交流,积极与老师互动,不耻下问

    ①(甲)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是“”。

    ②(乙)句中“”一词使用不得体,可修改为“”。

    ③通知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建议。

  2. (2) 参加了活动之后,小文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了运用。他给同学发短信: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实感。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请教,我想在周末到你的寒舍拜访,不知是否方便?

    以上短信中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大作 B . 拙作 C . 家父 D . 寒舍
  3. (3) 语言表达要得体就需要充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文化”,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

    年龄

    儿童两三岁

    女子十三四岁

    三十岁

    七十岁

    称谓

     A.古稀B.孩提C.豆蔻 D.而立

  4. (4) 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兵说话的内容。

    小宇:都什么年代了,传统文化就是守旧,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兵:

    小杰:是呀,小兵,我也这么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领会于心,落实于行。

4. 现代文阅读
阅读

    ①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⑧“可以抄一点。”

⑨“拿来我看!”

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⑪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⑫“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⑬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⑭“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⑮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⑯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⑰“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注]①掌故: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②落第: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1. (1) 选文⑥~⑩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依此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 (2) 请联系文中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画横线句子中“我”为什么会“不安和感激”。
  3. (3) 请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完成对下面两段文字的赏析。

    ①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本句通过“管车的”对客人们的提醒,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的。这样的角度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②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本句写“我”内心的想法,是对“我”的描写,表现出“我”对藤野先生的要求。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4. (4) 从整本散文集看,本文属于“温馨的回忆”。作者的这段温馨的留学经历却让他做出了重要的人生选择:。请简要概括鲁迅这一改变的原因:
  5. (5) 本文选自鲁迅(原名)先生的散文集《》。书中,除了本文的主人公藤野先生外,还记述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言行粗鲁却对作者关爱有加的,有同样是在留学期间结交的挚友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

独爱藕花深处

①浮云在平静的小湖里打量着自己有些单调的身影,湖里也只有三两只鸭子在几竿残荷的枯茎中穿梭。小湖最落寞的便是秋冬季节,只怪那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如果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浮云的倒影也不会如此孤单冷清了。

②想那时一声春雷,一场春雨,江南的湖泊、池塘都生机勃勃起来。它们渐渐舒展开身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湖堤上的草什么时候发芽了?围埂上的烟柳什么时候吐绿了?更奇怪的是谁将一支毛笔插在水中?笔尖的清香引来一只蜻蜓站在上面,抖着翅膀仿佛在为小荷歌唱。蜻蜓哪里知道,看风景的它早就走进了杨万里的诗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只需几天工夫,东一支,西一支,赶集似的从水里冒了出来。它们又像紧握的拳头慢慢地打开了,成了手掌,再后来一个又一个地或如碧绿的盘子铺在湖面,或如撑开的绿伞宛立在水中央

③六月来临,湖里就热闹起来了。如果是雨后,这种感觉更为鲜明,几只青蛙蹲在圆盘上高声唱和,一阵风过,伞面上的珍珠儿,左右滚动,一不小心便滑落水中。六月天气燥热,最美的事便是独自站在湖边烟柳浓阴之下,看荷叶田田,赏映日荷花,轻轻吟诵“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群红男绿女,荡舟采莲的画面,“荷叶罗裙一色栽,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是乱花迷眼,还是人之自迷,碧叶共罗裙一色,芙蓉与人面难分。

④我没有夜渡荷塘的经历,但我也曾采过莲蓬。生于江南水乡,没有采莲的经历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⑤划一小船行至藕花深处,也就驶进了属于水乡孩子的乐园!水根曾是我们中游泳的高手,我们经常结伴到湖中采莲。一竿撑过,密密匝匝的荷叶向两边分开,船一驶过,便又摇摇摆摆地并排在了一处,不是船在行,荷在动,岸上的人是难以发现我们的。有时候水根搞起恶作剧,故意晃动小船,同行的女孩子吓得抓紧船舷,尖叫声,笑骂声便在荷叶间飘荡。天热了,摘一片荷叶顶在头上,那是天然的伞;口渴了,用荷叶舀一汪水,喝在嘴里,甜在心扉。摘一个莲蓬,剥掉外衣,饱满的籽粒就露出来了,去了外面的青皮,美美地品尝着白嫩的莲子。吃够了,船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个又一个的莲蓬就落进了我们的船里。多少来,莲叶间的清香,小伙伴的嬉戏一次又一次地甜蜜了我的梦乡。

⑥江南多有池塘、湖泊,人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莲藕。据说莲藕的功用多着呢,妈妈曾叮嘱我回家给奶奶买东西,只要买点藕粉就行了,其它的东西她都不怎么爱吃,独有这藕粉例外。

⑦爱莲,同予者何人?宋朝的周敦颐常独自叹息。其实,爱莲者众矣,我们乡下叫莲的、叫荷的、叫芙蓉的女孩子多着呢!爱美之心,高洁之好,人皆有之,岂止周公一人呢?

  1. (1) 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按照顺序,描绘了不同季节里因为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其中,第二段通过写荷来展现小湖的“”;第③段通过大量的引用和化用诗句,展现了因为有荷小湖变得“ ”起来的画面。(后两空用原文词语填空)
  2. (2) 本文的行文思路十分清晰。第④段在结构上起到了的作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
  3. (3)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又像紧握的拳头慢慢地打开了,成了手掌,再后来一个又一个地或如碧绿的盘子铺在湖面,或如撑开的绿伞宛立在水中央。

  4. (4) “莲叶间的清香”和“小伙伴的嬉戏”一次次甜蜜了作者的梦想。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也有一些事或物令自己魂牵梦萦,难以忘怀?请任选其一,具体地说一说。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不亦           

    择其善者而

    逝者如       

    白首悔读书迟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从学习态度上来看:《<论语>十二章》“逝者如斯”的比喻,《劝学》中“黑发”与“白首”的对比,都在告诫我们要

    ②从学习方法上来看:《<论语>十二章》中,《学而》篇强调“”《为政》篇强调“”;而《劝学》则重在“”。(各用文中的一个字作答)

  4. (4) 《论语》中有不少成语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选文中出现的成语。
7. 写作题
一节课就是一场长途旅行,天地有多大,我们的视野就有多大;世界有多远,我们的足迹就有多远。一节课就是一次思维碰撞,你的思想,我的思想,因为碰撞又产生了我们的思想……不同学科的精彩、不同老师的魅力,一定有一些课让你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请以“难忘的一节………….课”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前,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