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6 实验与探究

备考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6 实验与探究
教材版本:生物学
试卷分类:生物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如图为藻类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细胞质流动可以实现物质分配 B . 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 . 该藻类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可用该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2.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色素分离失败 B . 用显微镜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可见细胞连续分离的过程 C .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 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3. 实验探究题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甲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闭,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乙为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图丙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与气泡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是。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呼吸。
  2. (2) 图乙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绿色变成,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3. (3) 若要证明甲、乙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其他条件相同。
  4. (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滴加培养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再记数。依据图丙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个·mL-1
4. 单选题
在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试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少量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2P B .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败血症 C . S型菌的DNA用DNA酶处理后,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 D . 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会有子代病毒
5. 实验探究题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图片_x0020_783767282

  1. (1) 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 (2) 以上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原因是
  3. (3) 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
  4. (4) 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5. (5) 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
6. 实验探究题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1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2为①号、②号试管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色时为止。图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1mm 0.1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该种气体产生的场所是。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呼吸。
  2. (2) 图2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成,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
  3. (3) 若要证明图1、图2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其他条件相同。
  4. (4)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滴加样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再记数。依据图3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
7. 单选题
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低倍镜下可观察到: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均一致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滴加培养液时,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让其渗入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实验① B . 实验② C . 实验③ D . 实验④
8. 单选题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 B . 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 C . 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 D . 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
9. 多选题
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 . 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 . 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
10. 单选题
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决定实验成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做实验材料,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板的形成过程 B .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一般不选用已开放的豌豆花药做实验材料 C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确定有丝分裂时期 D . 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不用经过染色就能观察到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