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宜宾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4-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诗词与中国画,分属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二者之间的跨界融合,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这种交融不仅有力促进了古诗词和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还使二者各自取得了新成就——山水诗和山水画成为 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诗画合璧的中国画,逐步发展为东方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和艺 术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在中国文化中,书画亦写心志。这是诗书画印能够结 合的内因。西方美学家则认为,绘画主要运用线条和色彩来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故与建筑、雕刻等统 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而诗歌主要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叙述在时间中持续的动作,故与舞蹈、音乐等统 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西方绘画注重对客观自然的再现和真实记录,吸收了大量科学技术成果,不断 强化艺术的造型功能。正因为这种泾渭分明的认知,在西方文化史中基本没有形成诗画合一的局面。

魏晋之前,我国早期的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功能、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上,也分别具备上述“时间艺术” 和“空间艺术”的特征,各尽其职,各自发展。唐代,随着诗词创作的兴盛,特别是唐诗取得的灿烂成果, 让画家得以在诗境的涵泳中,获得更多创作的主题和灵感。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不仅以人与自然的对话, 把诗从玄理中解放出来,强化了诗的画面感和表现力,更通过对山水和田园的审美观照和抒情表达,推动 了山水画的发展。同时,一些诗人在欣赏绘画时引发诗情,并开始尝试创作题画诗。

到了宋代,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画艺术进行总结 和高度评价,从精神境界上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之处讲得更加透彻,推动了中国画“以诗入  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创作潮流,也涌现出许多探讨诗画关系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文人水 墨画的发展和兴盛,元代画家不仅自觉地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流行用书法将题 画诗跋写于绘画作品的空白处,并钤盖上自己设计镌刻的印章,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的独特艺 术面貌,传承至今。

诗画合璧,不仅体现在艺术家自画自题、自画他题等艺术形式上,更体现在诗与画在意境营造和艺术观念上的互舷共通。在进行创作时,他们将景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寄托,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观者欣赏作品时,通过调动自身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知,与作品共情,从而得以“畅神”并获得情感共鸣。千百年来,诗与画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化为中国人品性磨炼、知常达变、人格塑造的一种独特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画面临难以突破自身高度程式化语言体系、适应时代需要的困境。这一困境以及用西

画技法改造中国画的做法,曾引发广泛的讨论甚至批评。今天,重新思考并践行“诗画传统”,使其成为 推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重要力量,将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有助于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孟繁玮《开拓“诗画合璧”的艺术新境》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跨界融合,使二者各自成为了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的艺术典范。 B . 中国文化提倡书画表情达意,西方把诗画作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等同建筑、雕刻 C . 观者欣赏诗画时,凭借自身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知,以实现“畅神”和情感共鸣。 D . 现在中国画发展遭遇瓶颈,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用西画的技法加以改造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目的在于说明中国能够实现“诗画合璧”的内在原因。 B . 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按时代先后、让史实说话,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C .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观点,再深入分析论证,最后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 D . 文章基于“诗画传统”的历史价值,提出了新时期践行“诗画传统”的必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对诗画融合的历史加以阐释,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诗画合璧”的发展历程 B . 文人水墨画的繁荣,得益于元代画家在绘画创作中对“诗情画意”的自觉追求。 C . 诗画合璧主要体现在自画自题、 自画他题等形式上,也有意境和艺术观念的互通。 D . 重新认识诗画传统有助于开拓中国画的艺术新境和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所谓“融梗”,通常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有的创作者倾向于用“借鉴”来解释这种行为,有的批评者则指责其实质为抄袭。“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和这一概念相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形象:基于灵感和生命体验,从无到有地进行创作,通过消耗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独一无二的精神产品。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作家”和“原创”的认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作时受到挑战。网络文学生产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与网络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类型的决定作用。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内的几十种大类型,不计其数的小类型,是网络文学20年发展的重要收获。类型绝大多数并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是归属于一个复杂的交流网络。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读者反馈至关重要,读者对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在这样一种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

对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但这不意味着,抄袭是可以容忍的。《少年的你》和其他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讨论,恰恰提醒我们,网络文学绝不是著作权的法外之地,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写作者合法权益又能保持网络文学创作活力的道路。

(摘编自储卉娟《网络文学:既要秩序也要活力》)

材料二

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人们经常把它归结为资本驱动下的商业性产物,或是通俗流行文化的一种表征,而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则被漠视。

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在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下不断成型,其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类型小说对人类的情感需求做出分门别类的回应与安置。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说”或“类型电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理的补偿、平衡与满足,产生愉悦感,恢复积极的心态。

有些小说类型中的情感体验似乎与快感体验相对立,比如惊悚、恐怖小说,它们通向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这些负面情绪,人皆厌恶,但惊悚、恐怖小说却很流行,它不仅说明人们对每一种情感体验的顽固寻求,更能体现小说类型发生发展的原因。太平岁月,人对危险的警觉水平下降,所以会本能地从文艺作品中寻找恐怖刺激的情景,寻求紧张体验,得到生存经验的补偿,这些紧张感、焦虑感、恐惧感获得释放之后,读者会为自己现实的安全处境感到松弛愉悦,这种心理需要就刺激了相关类型小说、电影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小说的类型不断被发明、扩展、更新,以创造人类情感体验的新天地,比如科幻、侦探、推理、悬疑等都是晚近的发明,而有数百年发展史的武侠、历史、玄幻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每种小说类型,都聚集着大量为之着迷的读者。我们必须强调,优秀的网络小说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类型定势之后,总是呈现出的作者个人的独创性。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需求具有与生俱来、永难满足的本能,而情感体验的情景、方法却永远在求新求变。

玄幻小说是网络小说中成绩最为显著的部分,这种类型的兴起受到了西方玄幻小说、好菜坞电影的启示,并且在寻求“想象的本土化”这一动机支配下,链接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文化典籍、明清小说等资源。在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欲望推动下,玄幻小说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面貌,既有《恶魔法则》《佣兵天下》等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玄幻小说的魔法、龙、精灵、天使与魔鬼等元素,也有《盘龙》《神墓》等混合了东方神魔小说与西方玄幻小说诸种神力元素,更有《间客》打通了玄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类型界线,另开小说类型的局面。这些小说,创造了独特的生命、社会文明与宇宙景观,具有文本价值的独一性,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摘编自康桥《网络小说的类型化与独创性》)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通常离不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互动,网络小说类型化的产生发展也离不开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 B . 电影《少年的你》引发了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讨论,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袭,不应该受到法律惩戒。 C . 人类对包括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在内的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是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原因。 D . 网络小说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既有与人类新的情感体验相适应的晚近的发明,又有在原有类型基础上的创新。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小说难以避免反复使用“套路”和“梗”,这导致网络小说创新性不足,网络文学创作活力逐渐丧失。 B . 人们如果不缺少某种类型的生命情感体验,就不会通过阅读某种类型化的网络小说来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 C . 网络小说类型化虽然能满足读者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但也阻碍着网络小说独创性作品的产生。 D . 玄幻小说的成就启示作者,网络小说创作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又要从西方文学作品中获得借鉴。
  3. (3)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网络小说写作的创新。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

汪曾祺

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那两个老人是谁?”

“一个是余老五。”

“另一个呢?”

“陆长庚。”

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余大房养他。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

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他整天不离一步。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昧、缠绵的含情怀春似的异样感觉。余老五身上也有着一种“母性”。

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但是看上去,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他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起了罢?”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这是神圣的一刻。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下手,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

余老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他不像余老五那样有酒有饭,他是个倒霉的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只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前两天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鸭在水,人在船,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一趟鸭子全散了!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都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看看差不多到齐了,  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怎么样了呢?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老五高大方正,一副大汉的形态,作者偏偏用“母性”来形容他,实则是有反差的、俏皮的,也与前文暧昧含情的环境相呼应。 B . 小说在叙事上短句居多,简洁灵动,没有较为完整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更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体现了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C . 本文运用传统小说、评书等常用的叙事方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讲述了两位乡间巧人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清楚,体现了作品的传统性、文化性。 D . 陆长庚通“鸭性”,“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却命运不济,几次鸭瘟的打击使他发誓不再养鸭,但手艺偶一亮出仍令人叫绝。
  2. (2) 对比手法的大量使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请列举其中四处,并简析其作用。
  3. (3) 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繁,结尾一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已。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徒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  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 .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 .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 . 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2. (2)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丁内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 .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文官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 C . “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 . “癸丑”,文中指古代干支纪日法。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也可用于纪年、纪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 . 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 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 . 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 . 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

    ②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  ①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徒所控制的京师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左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所谓“封事”,就是密封的奏疏。这首作于乾元元年(758)杜甫在左拾遗任上。②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金钥,即金锁,开宫门的锁钥声。玉珂,即马铃。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颔联描绘出一幅宫廷月夜图:夜空在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 B . 颈联“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诗人采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夜中值宿时的情况,写诗人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匙,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C . 尾联中“数问”一词表现出诗人因为第二天要上奏封事焦急等待天亮的状态,刻画了诗人为国为民、勤勉尽职的形象。 D . 全诗按空间顺序写诗,构思严谨。叙述详明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
  2. (2) 全诗构思严谨,首联虽无一字点题却又字字点题,试结合诗歌首联进行分析。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既以“ ”一句写自己遭到谣言中伤,又以“ ”一句表 达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
  2. (2) 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俯一仰看到的景象是  “。 ”
  3. (3) 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 ”两句侧面表现箫声的魅力。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欢迎来到天宫课堂! ”12 月 9 日 16 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 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 ,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在大约 60 分钟的时间里,老师们向地面课 堂的孩子们介绍了包括空间站睡眠区等在内的诸多工作生活场景,还         了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运动、 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实验。在           的太空课堂中,揭晓了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揭开了一件 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通俗易懂。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顺利执行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        。回望我国的航天历程,从“嫦 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每一次腾空而起所体现的,  (         ) 。历经          , 不改奋斗本色,他们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程里留下中国人坚实的足迹。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展示      精彩纷呈       欣欣向荣     山高路险 B . 展示      美妙绝伦       蒸蒸日上     山高路险 C . 演示      精彩纷呈       欣欣向荣     千难万险 D . 演示      美妙绝伦       蒸蒸日上     千难万险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揭开了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揭晓了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 B . 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被揭晓 C . 掀开了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揭露了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 D . 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被掀开,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被揭露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不仅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接力传承,而且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B . 既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接力传承 C . 不仅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而且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接力传承 D . 既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接力传承,也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8.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生活中,唱歌跑调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其实,       ,这种病名叫“失歌症” 。那么,唱歌跑调      ?音乐的元素有音高、节奏、强弱、音色等,跑调就是由分不清各音符之间音高的差异造成的。就 像爬楼梯,脚步跨大或者跨小了,都没有踩到那层台阶上。一个人对音高感受的强弱是天生的,所谓“失 歌症” ,就是       

对五音不全人群来说,唱歌跑调并不妨碍欣赏音乐。在一项对人的音乐感受力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 两组人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结果显示,对音乐缺乏反应的那组人的一个特定大 脑区域血流量较热爱音乐的那组人要少得多。研究人员据此推测,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是因为大脑中负责 音乐处理的区域和管理情绪的区域之间的联系较少。而唱歌跑调的人,只是大脑中负责音乐处理的区域产 生了对于不同音符间音高的识别障碍罢了。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 (2)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75 个字。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22 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 100 周年。共青团是青年的组织,见证了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奋斗。

过去,有胸怀救国梦想建团的青年先驱,有在“12.9”运动中振臂高呼的爱国青年,有让“北大荒” 变“北大仓”的垦荒青年,有投身改革开放的弄潮青年;如今,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青年,有毅 然逆行、奋不顾身的抗疫青年,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青年工匠,有上天揽月、蛟龙入海的青年科学家, 有守国戍边、保家卫国的青年军人,有实现自我、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

“少年强则国强”,每一个时代,都有澎湃的后浪,奋斗的青年!

在建团100 周年之际,《中国青年》开辟“百年传承,今朝青年”的专栏,邀请你以“新时代,新青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给专栏投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名称与姓名等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