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默写古诗文。
  1. (1) 春冬之时,则(郦道元《三峡》)
  2. (2)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亭中有奇树》)
  4. (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5. (5)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6. (6) ,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 zhàn ,不起丝毫作用。
  2. (2) 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cuàn gǎi 历史教材。
  3. (3)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了。
  4. (4) 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3. 单选题
下面语境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房子已经修好,今日便搬回去了。在本含弔?这几日,实在过意不去。 我这里有两张《声入人心》音乐会的门票,赠予您和夫人,还请卷多。”听他这样说, 张南赶忙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尽巷巻。”

A . 寒舍 B . 叨扰 C . 笑纳 D . 不足挂齿
4. 单选题
阅读下面一段话,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 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B . 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过度使用电 子产品等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 C .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 对待,一方面要努力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 诊断。 D . 我们要从多层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 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
5. 诗歌鉴赏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 (1) 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 . 送别之情 B . 思归之心 C . 喜悦之意 D . 愤怒之思
  2. (2) 请你用正楷字体另写一句有相同情思的诗句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谢中书》)

【乙】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①响若操琴。揭跣②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 胡床倒十八九居之。交络囱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气 均 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笆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注释】:①文:同“纟文”,纟文彩、花纟文。②揭跣(xian):拎起衣服,赤着脚。 ③排:推。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⑤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 理。⑥触激:撞击。⑦翠羽:翡翠鸟的羽毛。⑧龙鳞之石:像龙鳞一样的石头。⑨荫: 遮盖。⑩践履:踪迹。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古来共)  ②五色交

    ③四俱备()  ④晓雾将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揭跣往/人不知不愠 B . 触激音/春冬 C . 古之人其有乎此耶/好之者不如之者 D . 胡床十八九居之/门可
  4. (4) 请用“/”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5. (5)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作者写景精妙,所描绘的景物极富生命力,你能从文章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吗?

    ②【甲】【乙】两个语段作者在写景后都流露出得意之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得意”的原因。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 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 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 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 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 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 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1) 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其特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 气氛,形成视觉一神经——情感应过程;放大细节。 B . 新闻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新闻特写的选材是截取“局部”, 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 C .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来记叙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 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 D . 文本第2-4自然段细致刻画吕伟的起跳、入水、腾空等三个动作,使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2. (2) 按要求品析语句

    ①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去。(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②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

  3. (3) 最后一段对印度观众的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困境中的突围

——钟南山的留学生涯

熊育群

①漫长的“吭当、吭当”声,连绵如时钟似的,火车从日出走到了日落,又从日落走到了日出。钟南山除了学习英语就是看窗外的景色。这是一趟国际班列,横穿欧亚大陆。从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到红屋顶的乡村别墅,从大槐树、白桦树到雪松、梧桐 和枫树林,一路的景色变化无穷。大自然的瑰丽风景让他激动的心难以平静。

②1979年,钟南山获得了赴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留学两年的机会。

③钟南山说,他一生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不是非典,而是在英国留学时所面对的困境:“他们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也有自己的医学,他们看你,就像看刚从丛林走出来的原始部落一样。有一个从巴西来的医生,因为受不了这种蔑视,气得跑回国 了。巴西的医学并不落后,但在他们眼里就跟原始社会一样。"

④“我不能回去,我回去没办法交待。我是我的祖国派来的,原定好在这里学习两年,结果面还没见,人家就写了一张条,要我8个月走人。这对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人生地不熟的人来说,压力有多大,你难以想象!”

1980年1月6日,苏格兰天寒地冻,雪花夹带着冷雨在天地间飘,这里似乎比伦敦阴冷多了。钟南山在雨雪中一路向北,走进了弗兰里教授的办公室。

⑥弗兰里坐在办公桌前,身子微微发福,圆脸大眼。他缓缓抬起头,往前一瞥, 目光猛地朝钟南山压了过来,以拒人千里之外的口吻说:“你想来干什么?”

⑦钟南山恭敬又谦和地说:“我是来搞呼吸系统研究的。“

⑧弗兰里不冷不热地说:“你先看看实验室,参加查看病房,一个月后再考虑该做些什么吧。”

⑨千难万难终于到了学习的地方,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几分钟就打发了!钟南山跟教授道别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血往上涌,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抑郁,—直向着脑门冲来,让他身子一紧一紧,呼吸都急迫了。

⑩这一夜,钟南山失眠了。

⑪有一次在胸科查房,钟南山遇到了一位患呼吸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病人,英国医生已对他用了一周的利尿剂,但病人的水肿并未消,生命处于垂危中。

⑫许多医生主张继续增加利尿剂量。钟南山认真看了病人的病史,又运用中医辨证的观点观察了舌象,发现病人舌面干燥、无苔、深红,他判断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他提出改用酸性利尿剂治疗,以促进酸碱平衡,达到逐步消肿的目的。

⑬弗兰里这时陷入了深思,在他眼里这是个很有信心与执着的中国人,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了。他指示给病人做血液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了,病人的确是代谢性碱中毒。弗兰里毫不迟疑地说:“按照中国医生钟南山的治疗方案办。"

⑭这一件事让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医生。瑟特罗教授友好地对钟南山说:“看来中国对呼吸衰竭疾病真有点研究啊! ”

⑮可有这些对钟南山是远远不够的。他不仅仅要证明中国人的能力,还要争取留下来多学习一点别人的医术。

⑯为了整理实验数据,3个多月,钟南山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他每个月只有6英镑的生活费,为维持基本生活,他不能坐车,只能从住地走路去医院,甚至为了省下理发的钱,他自己学起了理发。他常常穿着一套洗得褪色的西装和一套泛黄的白大褂,头发蓬松杂乱,他的眼里只有工作。

⑰他终于完成了研究的课题。而且对支气管疾病进行实验观察,又找到了新的研究工作。

⑱爱丁堡的寒冬早已经过去了。春天缓缓到来,万物开始复苏,来自北海的风带来了大地花草的芬芳,海湾的气息偶尔夹带了一股咖啡和牛奶的香。南山感受到了这个春天这座城市美好的气息,他终于可以用平静、柔和的目光来打量四周的世界了。

(选自《美文(上半月)》2020年06期,有删改)

  1. (1) 请概括钟南山遇到了什么“困境”,又是如何一步步“突围”的。
  2. (2) 为什么文章写钟南山处理病人的情节用了多个段落,写他研究课题却非常简略?
  3. (3)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环境的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
  4. (4) 有人评价道:“钟南山和鲁迅在海外留学时看似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本质上又 是相同的选择。”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 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 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 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9. 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你留意过窗外的景物了吗?也许是老家的,也许是新家的;也许是自家熟悉却有 时忽略了的,也许是别的地方刹那一瞥触动了自己的。窗外的景物可以是“窗框”内 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到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 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全局展现。看到这些景物,你也许像陶弘景一样油然生 情;也许像吴均一样豁然开朗;也许像苏轼一样陷入沉思…… 请以《窗外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人名。

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

10.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之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当时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名有“西方平安”的意思。西安府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坐两天两夜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然后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山西两省的分界线。

当时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这个区域同中国诞生地的最初疆界差不多相符,真可谓历史的巧合。数千年前,中国人当初就是在这一带形成统一的民族的。

  1. (1)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 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 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 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 认失败。"这是斯诺对(   )的评价。
    A . 五四运动 B . 红军长征 C . 北伐战争 D . 北伐战争
  2. (2) 联系原著,谈谈斯诺是带着哪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前往“红色中国”的。(至少三 个)
  3. (3) 结合选文和作品的其他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